分享

郭力话健康:春捂,你捂对了吗?

 ghten 2016-03-30

全国广播电视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一起

为我们的健康加油!

        随着春天的来临,气温开始逐步回升,即将迎来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得生机勃勃。春寒乍暖,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脱掉棉衣,撒欢去户外玩耍,与大自然好好亲近一番。但是主播郭力提醒您,别忘了,初春养生的第一原则,那就是春捂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中医养生保健学中讲究“春捂秋冻”,都是指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预防倒春寒。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容易产生“阳气郁”的现象。

春捂,哪些部位最重要?

 神门穴——心经的原穴
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能够强化该脏腑的功能。
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在腕横纹上,手小指一侧腕下方肌腱的里侧。


   腰眼——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或做艾灸。
   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保暖。有些人在寒冷天气中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眼睛痛,中医分析这种表现属于肝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关注郭力微信号:guolijiankang健康快乐每一天!
     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寒从脚底生。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只有脚部保持温暖,全身的血液循环才会通畅,这样我们的抵抗力也会得到提高。

        春捂怎么捂呢?应“下厚上薄”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
  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所以,春天还是以遵循“下厚上薄”为好。

        春捂,不可过头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即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但是不能出汗。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如果升温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汗多也容易生病。因而“春捂”并不是衣服穿的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医学研究认为,春捂的最佳时间是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一般持续1~2周恰到好处,即待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才可减少衣物。此外,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而如果气温普遍超过15℃则不需要再捂。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对健康不利。



春季养生,莫止于“春捂”
     “春捂”多是被动防御,要想进一步防病健身,平时就必须加强锻炼。
       早春时节,身体各器官功能还处在较低水平,此时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的运动。一些节奏较慢且运动量不大的户外活动更适于早春,如慢跑、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
      除了春捂有度与药食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预防胜于治疗,养生等于长寿!

郭力微信号:guolijiankang


全国广播电视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聊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