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乃珊|报摊——城市一景(10.10.27)

 清风共明月 2016-03-31
相信报纸仍是不少人日日相伴的老友。打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早报,预示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黄昏时分下班,从信箱里拿出一份晚报夹在腋下,回家的轻松与喜悦之心,竟也与这叠晚报有关,如果信箱里摸不到晚报,就会咯噔一下:今朝哪能夜报还未来……这种愉悦的读报心情,哪是冷冰冰的电脑所能给予的?
  “订报”之举,该是近六十来年之事,从前老上海人家很少有订报,大多是随意在街边报摊上买的。买报的好处是,可以自由随意选择,不必天天对住一张老脸孔。报童,当属老上海特殊一个街景,幼稚的小脸被生活煎熬成一张张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令人唏嘘。有个女孩子幸运地与聂耳邂逅,成为《卖报歌》的第一个演唱者,从此,“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的歌声唱遍上海的弄堂小巷,卖报姑娘也进入演艺圈,歪打正着地,成全了一段都市传奇……
  香港至今仍极少人订报,都喜欢天天在报摊卖报,因各报有其特色,市民喜根据不同新闻热点选择不同报纸,所以仍处处可见报摊,香港人称为报档,它们都清一色地栖身在大厦间的空隙处,天桥顶下、渡轮码头边上……风雨无阻,一摆就是几十年,大多是家族世袭的。报档同时还有售口香糖纸巾等,主要方便客人兑零钱。
  每天一盅两件(饮茶)再夹一份日报,就是大多数香港人一天的序曲。不少报档有固定的客户,档主熟知相熟客人的口味,会替他们留好所需的报纸。笔者上世纪50年代居住香港北角,记忆中那个华人礼拜堂拐角口有家报档,我常去那里替爸爸买报纸。90年代重返香港定居时,偶尔走过北角旧居地,当年的楼早已拆了,但那个礼拜堂还在,在拐角处,赫然见到那只报档,安然无恙。或许已易主了,或许是当年档主的后人……霎时感慨万分,这就是城市街景的魅力;不一定是奢华时尚,但却饱含着历史的足迹和城市的个性。
  别小看这些报纸档主,多为阿婶阿婆阿伯,斜背着一只旧塌塌的包包,戴着油腻腻的无指手套,灰头灰脑的,不少手里都有几层楼(上海话为住房单位)在手呢。那些白领看似风光,但大半钱花在行头上、应酬上,哪像他们,赚到每一分钱都可以攒起来,省吃俭用,在六七十年代楼价尚未暴涨时,就早早拥有几个单位,却仍餐风宿雨守住这只报档,且代代相传。做报档赚的是辛苦钱,天不亮,就要去取报,到头班电车“当”、“当”开出,茶楼的炉火刚开膛时,报档上已摆着早报了。那些设在铜锣湾、湾仔、上环等黄金地段的档址,简直就是黄金档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