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报告】痛风累及腰椎附件影像表现一例

 空心路 2016-03-31


文章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10): 787-788
作者:何占平 鲁宏 谭顺



正文

患者 男,44岁。双足及双手关节疼痛8年余,血尿酸增高(在外院检查,具体数值不详),诊断为'痛风'。患者2个月前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并伴双下肢麻木,休息后不能缓解,当地医院就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无好转,并加重,遂到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既往结核病史。入院检查:实验室检查尿酸836 μmol/L(男性正常值150~420 μ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体检:脊柱疼痛,并随活动加重,下腰部左侧椎旁有深压痛。行腰椎CT(荷兰Philips 256 iCT)及MR(美国GE 3.0 T MR)检查。检查序列:轴面T2WI(TR 3 560.0 ms、TE 120.0 ms、反转角180°、带宽41.67 Hz、FOV 20 cm×20 cm、激励次数2),矢状面T1WI(TR460.0 ms、TE 14.0 ms、反转角180°、带宽62.50 Hz、FOV 30 cm× 30 cm、激励次数2),压脂增强轴面T1WI (TR 520.0 ms、TE 8.2 ms、反转角180°、带宽31.25 Hz、FOV 20 cm×20 cm、激励次数2),压脂增强矢状面T1WI(TR 500.0 ms、TE 9.1 ms、反转角180°、带宽31.25 Hz、FOV 30 cm×30 cm、激励次数2)。增强检查,静脉注射Gd-DTPA,剂量0.2 ml/kg,流率2.0 ml/s。影像检查结果:CT扫描示L4、5椎体左侧小关节、椎体及棘突骨质破坏,结构消失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内可见散在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 图2)。MR平扫轴面T2WI示L4左侧椎板及棘突旁团状低信号肿块(图3),边界清晰;矢状面T1WI示:L4、5椎体左侧小关节、椎体及棘突团块状等-低信号影,部分骨质破坏,椎小关节结构消失(图4);压脂增强轴面及矢状面T1WI示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5, 图6)。根据影像诊断为'L4、5椎体左侧关节突占位'。全身麻醉下行腰4、5椎体旁肿块清除单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中所见腰4、5左侧椎板及棘突旁,背阔肌下有一30 cm×20 cm×15 cm如石灰石样物质,质硬,无包膜,部分椎板及棘突被破坏。术后病变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镜下见尿酸盐结晶,周围异物肉芽肿形成(图7)。病理诊断:痛风肉芽肿,伴痛风石形成。

图1, 2 CT扫描轴面示椎体左侧小关节突破坏,肿块内见散在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矢状面示病变累及L4、5椎体右侧附件,椎体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3 MR平扫轴面T2WI示L4左侧椎板及棘突旁团状低信号肿块

图4 MR平扫矢状面T1WI示L4、5椎体左侧小关节、椎体及棘突见团块状等-低信号影,部分骨质破坏,椎小关节结构消失

图5, 6 压脂增强轴面T1WI示病灶呈明显强化(图5),矢状面示病灶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图6)

图7 病灶组织镜下见尿酸盐结晶(↑),周围异物肉芽肿形成(▲,HE ×100)



讨论

痛风石常好发于第1跖骨及趾间关节,其次为肘关节、膝关节、指间关节及耳廓等,累及脊柱附件相对少见。有关痛风椎体附件受累以肿块为主的影像表现,国内外报道较少,脊椎痛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脊柱组织坏死及血液pH值降低使尿酸盐结晶在脊椎沉积,导致脊椎痛风石的形成。痛风石沉积常见于椎弓根、椎板、黄韧带、硬膜外腔等。有报道脊柱痛风可引起脊柱疼痛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神经性跛行、马尾综合征及脊髓病变等,患者以腰痛就诊的约占34.5% 。痛风累及椎体附件典型CT表现为痛风石密度低于周围软组织密度,关节及关节旁骨质或附件的局限性骨质受侵蚀;MRI也可显示椎体间小关节局部受累改变,影像特征为T1WI结节状中等信号或低信号(与周围肌肉信号相似);T2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改变。但本例CT和MR检查,腰椎附件广泛的骨质破坏和'肿块'样病变尚未见报道。痛风累及腰椎及附件影像表现复杂,如患者腰椎附件的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呈'肿块'样改变时,应想到痛风的可能性,并结合临床及相关的实验室等检查,进行相应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