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649期:T1椎骨骨母细胞瘤

 影像吧 2017-12-10

T1椎骨骨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男性,19岁。后背部疼痛半年。体格检查:T1压痛,局部无异常。

图1T1椎骨骨母细胞瘤

A

B

C

D

E

F

G

H

【影像学检查】

A〜D.CT平扫示乃椎体与右侧附件点片状骨质破坏,右侧椎旁、椎间孔与椎管内可见不规则形较大的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点片状与环状钙化,脊髓硬膜囊与右侧神经根受压;

E-H.MRI平扫矢状位示椎体与右侧附件和棘突骨质破坏,椎体及其附件信号异常,呈长T1、长T2信号,椎体压缩变扁,椎体后缘与附件肿块压迫脊髓使之移位并变细。横轴位T1椎体与右侧附件区以右侧椎间孔为中心的椎管内外可见较大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的高信号,肿块压迫脊髓左移,肿块向外突向右肺尖部

【最后诊断】

T1椎骨骨母细胞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又称成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数在30岁以下,发病高峰年龄在16〜21岁。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约有45%发生在脊柱,且多见于附件,其次是长管骨,肿瘤大小2〜10 cm不等。

1.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是局部疼痛不适,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无效,无明显的夜间疼痛。

2.X线与CT表现:

1)椎体或附件囊性骨质破坏,轻度膨胀。

2)病灶可破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

3)瘤内均见斑点状骨样组织沉积,呈点状、沙粒状钙化。

4)膨胀性骨质破坏区骨壳可不完整,骨壳中断处的周围常见软组织肿块。

5)脊柱骨母细胞瘤血供丰富,CT增强后可明显强化。

6)瘤体与正常骨界面清晰,形成硬化圈。

3.MRI表现:脊柱骨母细胞瘤MRI的信号特征常被概括成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因骨样组织的沉积而信号不均。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者为男性,19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16〜21岁。

2.本例影像学表现为T1椎体与右侧附件偏心性骨质破坏区。

3.破坏区与软组织肿块内斑点钙化与骨化影。

4.MRI显示椎体及附件异常信号的骨质破坏区,并形成椎管内外与椎旁的软组织肿块,脊髓受压移位,应首先考虑骨母细胞瘤诊断。

鉴别诊断:

1.骨样骨瘤:骨破坏区常<1.5 cm,膨胀不明显,周围骨质增生硬化明显。患者常有夜间痛,服水杨酸="">

2.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为20〜40岁,多发生于长骨的骨端,病变膨胀显著,皂泡状改变为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肿块内无点状沙粒状钙化,瘤周也无硬化边缘。

3.动脉瘤样骨囊肿:①好发于3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多见。②以长骨干骺端、脊柱多见。③典型的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病变,中间可见粗细不等的小梁分隔,这种长条状的分隔不同于点状钙化的骨样组织;病灶与正常骨分界清晰并有硬化的边缘。④CT或MRI显示的“液-液”平面是其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4.神经源性肿瘤: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人多见。②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的神经组织,部分呈哑铃状生长,一端在椎管内,一端通过椎间孔位于脊柱旁。③CT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略低于胸壁肌肉密度,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少数肿块内见散在的点状针尖状钙化;可以引起相应的肋骨或椎体压迫性变形与移位,椎间孔可扩大。④MRI可更好地显示肿瘤沿神经根生长 的特点。

5.中央型胸椎结核:本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年龄较小,还应该考虑中央型胸椎结核。但是本例未见椎间隙狭窄,也未见椎旁脓肿,可以做出鉴别。

6.嗜酸性肉芽肿:一般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可见受累的单椎体压缩变扁呈薄饼状。也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范围较广泛,高度大于1个椎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