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棋盘的变迁

 建极殿大学士 2016-03-31



 



























◆象棋文化论坛◆

  ■孟宝林 林振权

  象棋棋盘的演变,是象棋文化和中国象棋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象棋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韩信发明的汉代的棋盘样式由于《象经》的失传,不得而知。现在有典籍记载的较早的象棋棋盘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三国象棋(图一,见李祥甫的《象棋家谱》)。

  棋盘上棋子的主将有:魏、旗;蜀、火;吴、风。主题很明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布志》(1151年)也可以证明这种象棋的存在。

  根据出土文物,可知唐代的棋盘是由八乘八黑白相间的64个黑白方格组成,棋子在方格上行动。当时叫“八八”象棋或“六四”象棋。它与现今的国际象棋一模一样。这种棋盘形式受周易文化的影响,即:黑白阴阳和64卦。

  宋朝是中国象棋的繁荣时期,也是象棋形制包括棋盘定型的时期。对古代象棋断代素有研究的专家曾经这样认为,“北宋是象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严格说来唐末五代已开始,下限只到北宋晚期),形制的竞争是本时期的特点。参加竞争的有大象戏、小象戏、广象戏、七国象戏(图二)和三国象戏,竞争主要在大象戏和小象戏(即现在的象棋)之间。大象戏纵横路十一,棋子三十四,包括偏裨两种棋子。 “白檀象戏小盘平,牙子金书字更明。夜静倚窗辉绛蔼,玉容相对暖移声。”从宋徽宗赵佶的《宣和宫词》中我们不难想象那个时代棋具的精美和完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白居易)。用纸画围棋盘,固然反映诗人清贫不改其乐的胸怀,但也反映出那时下围棋并不是那么讲究的。

  明清两代象棋文化繁荣昌盛,但是象棋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

  现今的中国象棋棋盘由9条纵线、10条横线组成90个交叉点,中间设河界,两端设九宫,是国家体育部门颁布的标准棋盘。民间也有的一些多种多样的棋盘以及下法,是新时期象棋文化百花齐放的反映和象棋爱好者努力创新的表现,不是国家标准,这里就不一一探讨了。

  图二

  图一

  主办:淮阴韩侯棋院

  淮海晚报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