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崔竣豪 2016-04-01

钱穆: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是年春,又折赴遵义浙江大学,作一月之讲学……余尤爱遵义之山水。李埏适自昆明转来浙大任教,每日必来余室,陪余出游。每出必半日,亦有尽日始返者。

时方春季,遍山皆花,花已落地成茵,而树上群花仍蔽天日。余与李埏卧山中草地花茵之上,仰望仍在群花之下。如是每移时。余尤爱燕子,幼时读《论语》“学而时习之”朱注,“习,鸟数飞也。”每观雏燕飞庭中,以为雏燕之数飞,即可为吾师。自去北平,燕子少见。遵义近郊一山,一溪绕其下,一桥临其上。环溪多树,群燕飞翔天空可百数,盘旋不去。余尤流连不忍去。

一日,李埏语余:“初在北平听师课,惊其渊博。诸同学皆谓,先生必长日埋头书斋,不然乌得有此。及在昆明,赴宜良山中,益信向所想象果不虚。及今在此,先生乃长日出游。回想往年在学校读书,常恨不能勤学,诸同学皆如是。不意先生之好游,乃更为我辈所不及。今日始识先生生活之又一面。”

余告之曰:“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故《论语》首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能知读书之亦如游山,则读书自有大乐趣,亦自有大进步。否则认读书是吃苦,游山是享乐,则两失之矣。”

李埏又言:“向不闻先生言及此。即如今日,我陪先生游,已近一月。但山中水边,亦仅先生与我两人,颇不见浙大师生亦来同游。如此好风光,先生何不为同学一言之。”

余曰:“向来只闻劝人读书,不闻劝人游山。但书中亦已劝人游山。孔子《论语》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即已教人亲近山水。读朱子书,亦复劝人游山。君试以此意再读孔子、朱子书,可自得之。太史公著《史记》,岂不告人彼早年已遍游山水。从读书中懂得游山,始是真游山,乃可有真乐。《论语》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君今日,能从吾读书,又能从吾游山,此真吾友矣!从师交友,亦当如读书游山般,乃真乐也。”

李埏又曰:“生今日从师游山读书,真是生平第一大乐事。当慎记吾师今日之言。”

本文选摘自钱穆《八十亿双亲 师友杂忆》(新校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