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旧文:强化官权是落后的皇权意识

 乘风长空万里 2016-04-01


官员已经是权力的化身。但是,我们的官场犹嫌不足,要继续强化官员的权力。官员根据其职能发布的政令、指示,下面的人和草民需要服从,那是天经地义的。问题是我们的官员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来显示官威。他们要别人维护他的领导威信,要别人无条件服从无关其职务以外的指令,要高人一等,享受所没有的特权。他们如果错了,那不允许别人质疑或诘问;他们如果发脾气,扇别人的耳光,挨打者如果反击,那就成了恶意攻击领导;他们出席一些公开活动、半公半私的活动、完全私人性质的活动,都必须按官职大小排位,否则就是对他们的大不敬;报纸电视必须说他们的好话,如若不然,不用他自己出声,相关的编辑、记者只要他们的权力可以管得到,就一定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哪里,他们都需要周围的人对他前护后拥,大摆官老爷的架势……

现代社会,官员的权力来自法律的赋予。我们常说官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这句话没有错,但依照我们的官场文化理解,既然是官了,就有了无限的权力。由于我们的行政体制存在很大的毛病,实际上不少官员并不真是人民群众投票选出来的,而是由官场私下的运作方式上任的。比如某个上级认定了此人不错,他就上位了;某种上级私欲太强,敢于公然卖官,那只要把钱送上去,官位就得到了。这样,一些官员根本没有权力来自人民的实际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权力是某个上级给的,或者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或者是吹牛拍马换来的,或者是运气好获取的等。反正,在一些官员的感受中,权力不是来自人民。一旦拥有了,权力就很自然地化成个人私有物。这种个人私有物化的权力可以直接转换为金钱和特权,也可以转化为暴虐和狂妄。

仅仅说权力是人民给的,也容易将人民完全虚化。正像我们的国有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以前叫“全民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按说其老板是中国的每个公民。可是,事实上直到至今,中国的这些“老板”们既没有办法对国有企业有什么监督,也拿不到一分钱的直接红利。你是普通公民,要进自己的企业瞅瞅,看看,门卫会让你滚出去。要看看公有企业的真实账本,对不起,不能公开。相反的,普通公民只能眼看着公有企业乱搞高福利,乱盖豪华楼,乱大吃大喝和乱涨垄断性价格而无可奈何。

在过去,权力的来源是神授。我们的皇帝阁下被称为“天子”,他们代表上苍来管治人民大众。当然,这是过去的官方的解释。真实的权力来源于武力。一名开国君主打出了天下,就成了新皇帝。皇帝毕竟一个人不能管尽一下事,就把权力分给自己的哥们兄弟和一些亲友。事实证明哥们兄弟通常不可靠,因为他们也会产生做皇帝的念头。中国历史上就发明了科举制,收罗一些有志于当官的人,让他们通过科举制度走进权贵阶层。人总是要死的。开国皇帝死后,皇位就被儿子继承。儿子死后又有孙子。子子孙孙,从此不绝。可事实是很难传得长久。一个王朝,时间长的不过几百年;时间短的,几年工夫就给别人灭了。想做新皇帝并有能力做新皇帝的人大有人在,就看时机和战争动员能力。就因为权力来自武力,所以权力拥有者最担心的是武装叛乱。为了保有和巩固权力,他们才需要不断强化官威。有了官威,普通民众就对他们心声畏惧,把造反的念头给摁住了,想也不敢想。

可是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依靠武力取得的权力系统总免不了最后崩溃的命运。造反的新皇帝打倒了旧皇帝,往往都要斩尽杀绝,以杜后患。而前朝旧臣日子也不好过。有些人屈于屠刀淫威,投降保命,也不过一时躲过了。新皇帝一般非常看不清这种贰臣,有一天等新皇帝的权力巩固了,贰臣的苦日子跟着就来了。就算同一个朝代,父子相传也凶险异常。有时兄弟相争,有时叔侄相拼,搞不好就是刺刀见红,你死我活。反正皇帝时代充满着血腥的杀气。朝政被血腥笼罩,低下的民众日子更不好过。权么不得已卷入皇权相争的战乱中,权么被充满杀伐之气的贪官盘剥、欺诈。

人不过是想过日子。就在皇权血腥暴力政治的逼迫之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先驱想到了民主这个东西。他们发现人是生而平等的,享有天赋人权。经过很长时间的争论,民主思想居然被西方一些权贵阶层接受。原来,他们自己也不想老是生活在屠杀和不断被屠杀的怪圈中。民主宪政变成他们的国家制度。民主宪政主要两种形式,一种是美式,共和宪政;一种是英式的,君主立宪。美式共和宪政索性不要皇帝了,国家最高领导人通过竞选产生,且设立任期制,轮流坐桩。英式君主立宪保留君王,却把君王的管治权给剥夺了,人们把君王像神仙一样供起来,予以尊重,但国家的实际权力落到首相、议院和法院那儿去了。经过两百多年民主实践证明,这种政治制度把国家内部的杀气减少了很多。这些国家一无例外地使得上层权力的转换变得和平甚至有绅士风度,同时国家的内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均明显提高,以至于这些国家长期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之后,国家的政体是按照美式共和宪政设立的。尽管我们很多人不想要皇帝了,但一些人登上权力的顶峰,却仍然过总想着过皇帝的隐。这方面,以袁世凯最失败。放着与皇帝没有多大区别的大总统不做,非要追求皇帝的名份,结果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后来的国家领导人学乖了,不再要皇帝的名份,反正就变着戏法做事实上的皇帝。这样一来,中国政治的皇权味仍然在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直到198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这也是中国民主步伐走得非常缓慢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社会热衷于强调英明领袖、伟大统率的作用,同时也要让各级官员显得非同小可,高人一等,不断强化他们的官权。

民主政治是辅之以法治、新闻和思想自由、自由选举等手段的。国家的每个民众,都必须服从法律。然而,在皇帝意识的驱使下,我们一些官员心中,仍然就是权即法。我有权,我就是法。有些官员因腐败见光倒台,会非常痛悔地说他不懂法。其实不是懂不懂法的问题,而是根本上就蔑视法律的存在。他们事实上习惯于做违法的事,包括“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政绩工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等。这些违法行为都是小事,不会受到什么处罚。然后,贪污腐败也没有什么顾忌的了。由于官权的能量强大、官官相护、缺少民主监督等原因,贪腐还不那么容易败露,有些人便变本加厉了,最终变成超级大贪官。只要官权被强化,这是必然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