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号称中国思想最开放的城市,容不下一辆小小的摩托车

 温柔的TIGER 2016-04-02

1深圳禁摩,快递进入板车时代


深圳禁摩。令行禁止,一夜之间,深圳这座号称中国思想最开放的城市,已经容不下一辆小小的摩托车。


一切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只要上路,统统没收。其中加装铁甲的非法营运三轮车每查处一辆奖励600元,普通三轮摩托车、三轮电动车每辆奖励100元,对无证驾驶、妨碍执法当事人实施行政拘留的,拘留一人奖励500元。



刚才在路口见到被查处的摩托车主,面无表情地蹲在警车旁边,如丧家之犬。


这次禁摩政策不光光只是针对非法营运的车辆,连所有的快递、外卖送餐所使用的摩托车都在禁止之列。


之前河南周口在禁摩之后,快递员们都只能用板车送货,这次深圳的快递员们,也难逃成为“骆驼样子”的命运。




2偌大的深圳为何容不下一辆摩托车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摩托车无视交通规则,造成交通堵塞,事故率高,危害很大。


这个理由确实有一些事实来支撑,但摩托车真的已经到了不禁就要出大事的地步了吗?要禁,你禁止那些无证经营的拉客摩托车就好了,为什么快递、送餐的摩托车也要禁止?深圳这座城市的道路真的已经到了汽车能开进任何写字楼和住宅的地步了吗?


城市的管理者们有没有想过,同样是摩托车,为什么在台湾,在泰国反而就成了安全、环保、缓解交通的利器了呢?



3摩托车也可以很安全,很环保


在整个台湾区区不到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都有1400万摩托车穿行在繁华都市、海岛乡间。台湾的摩托车使用文化相当深,因为它使用起来很方便。使用方面汽车和摩托车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辅助。




台北市政府鼓励市民使用摩托车和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此来减轻汽车压力,在台北街头到处都设有无人看管的摩托车自行车站,只有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车锁便会自动的解开,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同样输入身份证号码上锁即可。这种保管站会自动计费费用每个月结算一次。


摩托车因为体积小路边一个不大的面积就可以成为摩托车的停放点。台北市民乐于选择摩托车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省油,也因为它环保。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台北街头最常见的125CC的踏板车就是当地人惯称的“绵羊车”来计算大概有十台摩托车的能耗排放才抵得上一辆小汽车。


在泰国,大部分老百姓在家里都会有一辆小踏板车座位代步工具。无论是接孩子老婆,去上班,为了避开拥堵的交通,家里即使有车,都会首选骑个小踏板出行,因此,泰国公路上开车的司机与骑摩托车的车友都是有一种互相理解共识,礼让与尊重的意识。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很多国家可以观察到摩托车往往会被当成 ‘二等公民’的象征,在泰国你能看到十来岁小姑娘与七老八十的老头在同样拥挤堵路上与汽车皮卡骑行,不会像在国内是一种低收入的经济符号。无论汽车摩托车大小国产进口,没有谁歧视谁,各走各的,该让就让。


在这些地方,摩托车不但没有成为马路杀手和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反而成为了城市和谐的重要工具。


4禁摩是地方政府的“习惯性粗暴”


国内的反禁摩斗士陈树对于禁摩曾如是说:


各地方政府给摩托车的定罪无外乎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易引发交通事故、环境污染、降低城市品位、影响城市治安等,很多关于“禁(限)摩”的讨论已经证明,这些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而且此类问题并不单是摩托车可以造成,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甚至比摩托车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探讨中国大陆城市广为“流行”的“禁(限)摩”问题,恐怕还要从“禁(限)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地方政府的动机着手


笔者认为,“禁(限)摩”、“禁(限)微”乃至于“禁(限)电”的真正源头在于利益的博弈。随着车辆的增加,道路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有道路使用者都进入一个利益博弈的格局中,此时,地方政府通过自身行为影响这一博弈过程,实施了自己的偏好函数;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分配给强势群体。决定政府这一偏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地方政府行为利益化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措施实际地加入到了社会利益的争夺之中,突出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交通市场(公交行业及出租车行业)和汽车市场(产业)。政府的中立地位的丧失必然强化政府权力的扩张与对利益的争夺,在对交通工具的禁、限问题中,地方政府通过限制公民交通工具的使用权,扶助出租车系统,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出租车系统向地方政府交纳的税费,同时,“禁(限)摩”后有相当数量的摩托车消费者因点对点的交通需求转而购买汽车,从而拉动车市,刺激了消费。

“禁(限)摩”限制了消费者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权,这种“功能”无疑使它成为房地产、汽车、交通产业与政府利益链中良好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当各方的利益扭结在一起时,摩托车产业的地位被边缘化,汽车在机动车交通中的垄断地位被建立和巩固,而消费者“被赞同禁(限)摩”、“被买车”、“被买房”、“被致富”,成为绝对的弱者。

地方政府政绩标准的扭曲化与表面化

政府政绩的实质标准应是民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形式的标准则是多样化的。现在多数地方政府把高档轿车的数量作为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认为高档轿车的增加可以体现本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禁(限)摩”这类强迫“致富”的政策。如此体现出来的地方政绩,其实质是一种只注重形式不关心实效的作法。

地方政府追求管理上的便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机动车激增,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道路这种公共资源变得更加紧张;部分摩托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增加了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难度。另外,在一些城市,利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飞车抢夺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怎样才能解决这些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地方政府并未寻求一种符合法律,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从源泉头上加以治理,而是出于降低管理成本考虑,对摩托车“一禁了之”。


5最可怕的还不是“禁摩”这件事


好吧,摩托车禁就禁了,我们这些P民有什么办法呢?反正我不是快递员和送餐员,禁摩对我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但我为什么还是觉得禁摩这件事可怕呢?或者说,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禁摩这件事本身,而是禁摩背后的城市管理者们简单粗暴的管理思维。


地方政府只要觉得是对的,今天可以用“治理城市交通,防止交通事故”为由禁止摩托车,那么明天就可以以青少年的个人发展为由禁止电子游戏,甚至以你的个人健康为由禁止你吃任何腌制食物,照这条路发展下去,人或者与其说是人,倒不如说是国家控制的机器零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