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嘉德2016春拍预览 | 李瑞年:中国风景第一人

 独孤式 2016-04-02


最大的哀痛所泄示出来的常是深邃的沉默,

最烈的愤怒反映出来的反是一种隐忍但持久反抗;

最高的快乐不会大哭,

真正的深切的爱看起来也许不会那样狂热。



李瑞年先生的画,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真理。



■ 李瑞年 北海公园

布面 油画

 61 × 46 cm

1979年作

发表:《画家李瑞年》,P86-8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李瑞年:中国风景第一人


瑞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特别是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留有自己足迹的人物。他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创作出一批令人惊艳的油画作品,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水准为同辈艺术界所公认。但,李瑞年先生又基本算是一位被遗忘的画家。因时代、个人性格因素,他与20世纪下半叶美术主流的有意偏离,也使得他的艺术常常缺乏足够的语境支持。此种局面,令人无限唏嘘。   


▲ 李瑞年与父、母、兄、姐


李瑞年生于1910年,1926年进入王悦之办的私人绘画讲习班学习,1928年考入时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立北平艺专,更直接受教于卫天霖。从这种师承渊源中可以看到,李瑞年的绘画基础来自于日本传来的中国油画,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李瑞年后来的绘画旨趣,形成了面向自然之时抒发诗情画意的美学倾向。1933年,李瑞年踏上赴欧洲学习绘画的旅程,师从比国Van Haelen 及Delville,法国Simon,南北欧靡丽刚毅,后以兼收并蓄,奠定了他严谨的艺术表现力。所以他的画,文质相称,道其中庸,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  李瑞年、廖先庄婚礼——证婚人为卫立煌、韩权华夫妇,牵纱儿童为常沙娜姐弟


▲ 留学期间的吴作人、常书鸿、李瑞年


李瑞年一生专攻风景绘画。他的《暴风雨》(原名《挣扎》、《嘉陵江两岸》、《采花人》、《白塔》、《庭院》等作品,曾经在反映20世纪中国油画的各种展览和研究中为人们所知。吴作人先生曾动情描述李瑞年的创作,“焕发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息息相关的、推心置腹的情景”。徐悲鸿则认为他的绘画“质朴隽永、手法严谨,是极为可喜的自然诗”,更称他为“中国风景第一”。



《暴风雨》(原名《挣扎》)



《采花人》


《嘉陵江两岸》


《北海公园》由李瑞年女儿珍藏多年,满载着时代的印记以及对家庭的拳拳深意。其女李蒂雅女士回忆,此作创作于1979年,因文革冲击,李瑞年已被禁止绘画达十年之久。但,爱画之心不死,从未有一刻忘怀。“因住在北海附近,虽多年不能绘画,但在公园散步时他常常在脑中以绘画的思维去观察思考。他画中天空的蓝,树叶的绿,中间都有极好的灰色存在,所以不显鲜艳过火。水的流动感以及点缀于水面的小船和飘动的柳条打破了琼岛的稳定和静谧,所以画面静动结合,不呆板。他不是单纯地去描写皇家公园的风景,有人的生活和情趣暗藏其中,不是死的风景,是活的。”


李瑞年热爱北海之景,春、夏、秋、冬,他都充满深情的去描绘。他说,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中便会有你取之不尽的题材。艾中信曾在《漫谈李瑞年的油画》中谈到过:北海风景,往往容易画'俗',而李先生画的北海白塔却一点没有俗气,这和用笔用色都有关系。大概笔触雄厚一点,不要求其纤巧,用色沉着一点,切勿求其漂亮,这是基本的要素。 


▲ 李瑞年一生敬重自己的老师,1980年李瑞年与画界同仁在卫天霖遗作展门前


最深之河静静流着,最伟大的人物表面上看起来常是那样单纯平凡。李瑞年先生将这一生的际遇与感悟倾注在这油彩画布之间,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生活和生命最优美的注脚。他的作品属于那时的历史,我相信,也属于我们这时的时代。



▲ 1985年,李瑞年与吴作人、萧淑芳等在近作展门前


最后,借用法国文豪纪德先生来总结李瑞年先生的艺术成就:“世人所忧者不是“成功”而是“经久”,要赢得最后之胜利官司,要能“再读”而非“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