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诚无息

 昵称61104299 2018-12-07

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至诚无息——李瑞年与美术教育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9日—2019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

开幕时间: 2018年12月9日14:00

开幕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总 策 划:范迪安

艺术总监:张子康

策 展 人:于洋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鸣谢单位:中国美术馆

2018年12月9日下午, “至诚无息——李瑞年与美术教育”开幕式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李瑞年先生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早期留学学习美术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作品谨严、醇厚、质朴。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徐悲鸿先生称他的画“质朴隽永,手法严谨,是极为可喜的自然主义,是抒情诗”,并给以“国内油画风景第一”的高度评价。此次展览关注李瑞年先生的艺术创作和他的美术教育活动和思想,用作品、语录、文献等资料,进行较为集中的展示。题目“至诚无息”选自中庸,《中庸》“疏解”章:“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诚”也是李瑞年先生艺术人生秉持的核心精神。

20世纪40年代末李瑞年夫妇

1953年,由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留影,前排右二为李瑞年

本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入选文化部“2018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并获资金支持。展览将在中央美院美术馆2A展厅精致呈现,展出李瑞年先生的代表作品,以及美术教育相关的语录和生平文献等,展现和挖掘李瑞年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通过李瑞年先生经典的画作与深刻的教育思考勾沉美术教育史当中一段重要的历程。

李瑞年 《暴风雨》 1944年 油画 65×80cm 中国美术馆藏

李瑞年 《采花人》 1945年 油画 65×67cm

李瑞年先生一生探索油画,主要聚焦于风景题材。20世纪40年代,他在重庆创作了一批令人赞叹的作品,如《暴风雨》(原名《挣扎》)、《采花人》《沙坪新村》《嘉陵江两岸》等,这些作品至今被艺术界的同仁们称颂,尤以《暴风雨》一幅,被大家公认是他的代表作,也将在本次展览展出。吴作人先生曾赞叹他这幅画“是‘仰天长啸’,‘一吐积愤’,富有时代感情之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于李瑞年先生的艺术有高度评价:“在40年代中国油画的整体格局中,他的油画风景自成一格,无论在水平上还是在品质上,都具有精湛的学术高度,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几十年的油画艺术人生充满着内在的学术理路,也更鲜明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李瑞年 《白果树》 1984年 油画 132×90cm

李瑞年先生不仅是一位油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与他的艺术创作并驾齐驱的是他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成就。李瑞年先生留学比利时和法国,从欧洲学习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将自己的所学立志用于中国的美术教学之中。1940年至1952年,他一直追随徐悲鸿先生共同进行美术教育。由于配合默契,在教学上深得徐先生的赏识和器重。李先生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直至1985年去世之前,都在不断实践、总结和探索美术教育的方法和理论。

李瑞年 《嘉陵江两岸》 1944年 油画 75×75cm

李瑞年先生于1985年去世,享年75岁,目前还未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应有认识与研究。他的一生磨难颇多,命运多舛,但正如他的代表作《暴风雨》中的人物一般踽踽独行,坚定执着。在回顾往事时,他深有体会地说:“在外行人看来,画画似乎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然而,当你真正走上艺术之路时,你就将体会到这是一条异常艰苦的道路。

李瑞年 《葡萄》 1979年 油画 38.5×52cm

李瑞年 《呼噜》 1980年 油画 55×43.5cm

本次展览得到李瑞年家属的大力支持,将李瑞年先生6件重要作品捐献给学校,捐赠的作品涉及李瑞年先生创作的各个重要方面,体现了李瑞年先生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这批捐赠作品将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教育留下重要艺术财富,也会填补收藏上的空白。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推出了此次“至诚无息——李瑞年与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视角,以研究展的方式,展示李瑞年先生的艺术人生,公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作品的艺术精神。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3日。

李瑞年 《春》 1979年 油画 100×76cm

李瑞年 《生命》 1984年 油画105×156cm 中国美术馆藏

Cafam

< 微信公众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官方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