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跟鲁迅先生一起回趟《故乡》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再跟鲁迅一起回趟《故乡》

卷子

这算是找借口跟鲁迅照照面的继续。

国庆节很适合怀乡。

今年黄金周的塞车终于没上热搜了,但各景点的人山人海还是如约上了热榜。泰山已经停止售票,据说上山是被推着上的,累了都停不下来。

不知道故乡拥挤不?——我们一直在把远方当故乡在追,却把故乡推到了远方。

2011年继续教育,《故乡》是我的第二讲。翻开旧笔记,还是很有感触,整理记录,权当是出门还乡了。

感谢鲁迅,让世界在他的文字里永远新鲜着。


故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话题,是借故乡去和鲁迅照照面,还是借鲁迅去和故乡照照面,就不得而知了。

首先,我从故乡情结聊起。

童年与故乡,为什么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月是故乡明。个人主观的情感缘于心理上的定势,缘于特定的情结、特殊的情怀。所以福克纳有他的美国南方小镇,马科克斯有他的马孔多,莫言有他的高密,苏童有他的江南老宅。

——故乡是世俗的、淳朴的、道德的,故乡有人最原始的记忆,有最真诚的亲情与友情,有爷爷奶奶和小芳小强。

——故乡总与某条河、某条街、某个院落有关,与稻田或竹林、与清风或明月有关,与捉蜻蜓或抓泥鳅有关,与透明的童贞和清澈的心灵有关。

——“故乡情结之所以会在成年之后频繁产生,尤其是在夜深露白的时候梦回故乡,是因为故乡是一个人原本的水土、原汁原味的道场所在,是人生最好的避难所,是人们面临困难时的一种自我解压、宣泄情感的本能的方式。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场域,是人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节。对于今天的紧张、焦虑的情绪,童年的美好恍若梦境。

——童年的印记常常会影响人一生,而童年的经历也可能成为人日后的精神坐标。所以消灭他的童年,就等于消灭他的人生;消灭他的故乡等于是消灭他的根。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永恒的。人一辈子都在与现实斗争着,当我们对现实进行否定,就幻想着回到儿童时代,现实的困境决定了童年与故乡的不可替代,那是我们永远的伊甸园,是我们用以抵御现实的根据地。

然而,如果:故乡是注定面目全非的;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失去;……

我们还能到哪里去逃遁,我们的灵魂还有哪里可供安放?

接着便聊到王开岭的每个故乡都在消失。引用几段他的话: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一千个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可能和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

——“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记空词、一朵谎花。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帜;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然后就聊到鲁迅的故乡。主要是参照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一文,来展开的。

先是带大家重读了一遍原文,圈点了很多词语和句子,几乎每一处都有今天现实中的例子作呼应。鲁迅笔下有两个故乡,即回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或曰三个,加上理想中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美

在色彩缤纷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及他脖子上明晃晃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鲜艳的,明丽,从来都是童年梦幻般的眼睛能够汇聚的色彩。故乡是彩色的,是神异的,是世界上最美的最丰富的集合。

——童年的世界是万花筒。

美在宁静安谧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

——大自然五彩缤纷却从不喧嚣,故乡是静谧、安详的。

——童年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没有诸多人为的纷纷扰扰,没有对今天的畏惧对明天的恐惧。

——大自然的怀抱最熨帖。

美在生动活泼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而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美。

——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童年的故乡就是这么令人心旷神怡。

美在辽阔而又鲜活。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

——不局促,不拥挤,不狭窄,不空洞,童年的故乡与当下生活是迥异的。

——那时,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在少年伙伴闰土他的父亲十分爱他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是一个有太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

——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更接天灵地气,他深深地吸引打动,让的童年故乡趣味无穷。

——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有他的世界是美好的。

——故乡的美就在于这些童贞的心灵自然的融合。这里没有任何利益,没有等级,没有界限,没有高贵与低贱,没有恭维与鄙视,没有讨好与伤害,没有顾忌与犹豫。

——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是畅通无阻的。

……

总之,一切美好的,都可以折射在童年的故乡里,它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回忆,是记忆与想象的结合体,是少年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童年有多纯,故乡就有多纯;童年有多缤纷,故乡就有多缤纷;童年有多活泼,故乡就有多活泼。  

然而,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会改变人的心灵,由简单到复杂,由轻松到沉重。重回故乡,故乡与我都将面目全非。

(二)现实的故乡: ?

那些景: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苍黄、阴晦,枯草、断茎,故乡从色彩到形状都发生了裂变。

——是萧索的故乡让我心生悲凉呢?还是我的悲凉之心徒见萧索之景呢?

 ——物不是人也非。

那些人:

1、豆腐西施杨二嫂
“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你阔了,……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⑨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这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可怜,因为她缺乏物质的保证,而一个人如果“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年轻的美来招徕顾客,美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今天又何尝不是?

——物质利益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于其而言,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我们现在身边的还乡者,面对的乡情还有多少?利益又有多少?

——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她已经失去了道德与精神需求,失去了感知情感的能力,或者说情感也可以拿来作交换的资本。她的虚情假意、她的伶牙俐齿、她的手脚麻利,隐没在现实中,是被很多人认可或忽略了的,当功利心已吞噬整个社会,我们对杨二嫂们就会司空见惯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豆腐西施杨二嫂很难让我们尊重,因为她自己放弃了很多做人的尊严。但人又是需要活着的样子的,她便只有做作。夸张了的言行、伪装了的情感,把失去了道德良心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包裹得犹如我们邻家二嫂。生活的艰辛可以粉碎人的信仰、操守、感情、道德,把人逼入自私狭隘的深渊。

2、成年闰土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从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中年闰土,时间的刻刀如此残酷而不留任何情面。

——从那时“不懂事”到现在“懂事”,俨然是由“人”变成了“木偶人”了。而等级观念,是促成此变化的原因之一。等级高低使人没有了平等的地位,也失去了平等的话语权。上尊下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异化,现在地位、权势、金钱,决定了人的位次高低,而位次高低决定了对话方式。心灵融合让位于等级俯仰,这是精神悲剧。

——闰土与“我”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那些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已被“可悲的厚障壁”阻隔,徒留欢喜而凄凉的神情。社会压力、生活境况是可以扭曲人性的、压抑自然的生命的。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视现实为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逐渐成为“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人。

——他的生命力、对生活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不断萎缩、衰弱,他们的灵魂已死,谁还能拯救他们呢?改变生活处境,还是改变社会面貌?抑或寻找宗教救赎?

3.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失去了故乡,在城市谋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精神流浪者。

——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权力。在类似豆腐西施杨二嫂等乡人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做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而“我”如果不“阔”又无“衔”,也一样可以被歧视、被掠夺。

——“我”无法和杨二嫂们建立起精神的联系,又无法和闰土们建立心灵的沟通,所以孤独是必然的。

——“我”寻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了。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我们需要故乡,可真正的故乡在哪里?

童年的故乡注定消亡,美好的东西往往飘渺,纯净的东西往往脆弱。

童年故乡本属于回忆,属于想象,属于虚拟。

真正的故乡在远方,在岁月的另一头。它注定与真实的故乡对立,与我们正在经历的故乡对立。

承担着现实种种负累的成年人,没有故乡可回。失却了故乡,所有现实中的打拼,便只能沦落在物质层次了。但那些渴望着心灵世界、期盼着精神家园的人们,总会在痛苦里求索着。

鲁迅的《故乡》让我们常读常新,每个景、每个人,都与我们记忆深处的某个点呼应或吻合。时间是流动的,但生活的本质是相通的、永恒的。

故乡是根植在童年记忆里的,它与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永恒的精神联系,童年与故乡是人一辈子抹不去的精神印记。所以,故乡不能不美好,不能不温暖,不能不和谐。我们对故乡负有责任。
不麻木,才有故乡可望。
不放弃,才有故乡可回。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在这个各大景区人满为患的拥挤里,请腾出一个小小空间,给故乡,给人生的那个出发点。
虽然很难在那里找到共鸣了,很难在那里提取你需要的自由或敞亮了,但故乡如胡杨,不死,不倒,不朽。

注:根据讲稿整理,讲稿有参考王富仁、王开岭等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