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凭什么征服了世界?

 云游看天下 2016-04-03



人们总想知道,为什么时间在莱比锡城仿若音符般流淌。 所有一切都有它的源头:1254 年,托马斯教堂合唱团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男童合唱团之一。此后,音乐在莱比锡人的心中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800年历史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又名巴赫男童合唱团,是音乐之都莱比锡最古老的文化财富。1212年,纪念圣·托马斯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在刚刚成立的莱比锡市建立,同时,圣·托马斯教堂和学校也随着修道院的建立而诞生,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就此孕育而生。


1723年,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开始执教合唱团。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培养合唱团,一边潜心创作出许多不朽名作。这些影响世界古典音乐的名作大多数是由圣·托马斯合唱团进行首演。1750年巴赫因病辞世,合唱团也变成了他生命的延续,演绎、传承并延续了巴赫的音乐,被欧洲媒体称作“巴赫遗产”。


2012年,“托马斯童声合唱团”迎来了800周年庆典。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

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由92名少年(9-18岁)组成。延续着800多年以来的教育传统,合唱团成员一经录取,均就读于圣·托马斯学校,接受最专业的音乐培训和全面的人文基础教育。


合唱团团员在圣·托马斯教堂上音乐课,每周三节,由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领唱乔治·克里斯多夫·比勒领唱赞美诗和巴赫的康塔塔。在这里,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聆听和享受巴赫的音乐。在他工作的合唱室内矗立着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和圣·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历任领唱团员的墓碑。


一直以来,颂唱音乐作品以及宣扬教会音乐都是合唱团生活的一部分。至今保留曲目的重点仍是圣乐,特别是巴赫的清唱剧、经文歌和宗教剧。游客每周可以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聆听三次:合唱团星期五和星期六与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一起演出,还有星期天的礼拜仪式。


圣·托马斯教堂
圣·托马斯教堂是莱比锡最大的教堂之一,建于1212年。1496年被扩建成了哥特风格,由于二战期间莱比锡遭到盟军大规模轰炸,所以如今的教堂也是战后重建的产物。理查德·瓦格纳,卡尔·李卜克内西,还有巴赫的所有子孙都在这个教堂受洗。巴赫曾在这里长期担任唱诗班的指挥,并长眠于此,直到如今教堂仍和巴赫家族密切相关。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从1723年起,来到莱比锡担任圣托马斯音乐学校的乐监以及城市的音乐指导,直到1750年去世,在这座城市度过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光。在莱比锡,他创作了《马太受难曲》、《哥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等等经典作品,以及众多的康塔塔。不过在当时,他更多的是以著名的管风琴家的形象出现,当时在作曲方面比他知名的人比比皆是,以至他贫病去世时几乎鲜为人知。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首演了《马太受难曲》,巴赫的艺术价值才开始得到重视。可以说,莱比锡就是巴赫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