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护最牛王家,是他一辈子的使命_婉如清扬

  2016-04-03
维护王家,是他一辈子的使命
婉如清扬
某种程度上来讲,东晋王朝,司马氏说了不算,至少不完全算。第一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虽是东晋王朝开国之君,但事实上连他自己都承认“王与马,共天下。”天下不是司马家一人说了算的。
司马睿在任期内,几乎没有大权。起初他完全信任王导,称他为“仲父”,王导自然是他的“萧何”,君臣相得。但草创初期的完美,并不能阻止王家的壮大。王导担任丞相,提拔的重要官员都是王家人,并由此扩散,王家党遍布朝野。至于武将,王敦手上握有东晋最重要的精兵,长江中下游基本上就只认王敦。东晋立国之根基就在长江中下游,北方根本没司马家什么事儿。王敦造反,司马睿痛哭流涕,哀求放过百姓,之后因此而死。父辈如此,到了他的儿孙辈上,皇帝更是不能自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新兴势力的出现,王家之后,又出现了庾家,桓家,谢家。王家不复有当年的风光。作为王家人,王彪之经历过辉煌,也尝试过落寞。作为家庭一份子,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为家族出头,再争得一席之位。为此,他终生努力,力图维持朝局的平衡,不让哪一家特别强大,尤其是桓温。
桓温出身的谯郡桓氏,在王家这样老资格的大家族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想当年桓温为自己儿子求娶下属(太原王氏)王坦之家的小姐,人家直接甩一“老兵”称呼,丝毫不客气。可是桓温自己很争气,他凭自己本事,为朝廷一再出征,立下赫赫军功,成为晋明帝的驸马,并将自己的弟弟等人也安排在重要岗位。相较而言,王家尤其是琅琊王家,反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人才凋零,在朝中的地位也一日不如一日,想当年,王家一呼百应,但到了王彪之这会儿,他还得与谢家等联合起来,真是一代不如不一代了。王家总是要生存下去的,王家的招牌也不能倒。要想出人头地,王彪之必须独树一帜。
王彪之二十岁时,须鬓皓白,人称王白须。这是天生异秉,想学都学不来。先不管这是不是病,反正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就是仙风道骨,将来大有所为。初入官场,他担任著作郎,东海王司马冲的文学,这类官职清贵,不需要什么经验,也不需要担什么责任,适合初出道的年轻人。不久他升任尚书郎。尚书郎一直以来都不被上品士族子弟看中,因为这是寒门子弟提任的,他们上品人做了这官,就是降身份。当年王坦之也被授于这官职,王坦之大怒。王坦之虽不是琅琊王氏,但也是出身于和琅琊王氏同
一源头的太原王氏,也是高门,豪门!可王彪之不介意,欣然就任。在王家人眼中,王彪之自降身份太过可恶,但是想想,在其他人,包括皇帝的眼中,他不凭王家的势,会一步步脚踏实地,真是个好苗子。
和王导的和稀泥不同, 王彪之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他当廷尉那会儿,做了一件事,让他真正大名远扬。
事情是这样的:
按惯例,天下大赦后一般的罪犯,该减则减,该免则免,除非是钦定的罪犯,不能处死。可永嘉太守谢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处死了当地人周矫。周家人不服,向上一级告状。扬州刺史殷浩替周家作主,决定将谢毅的事交给廷尉王彪之审理。
廷尉管理天下刑狱,权力大得很。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可以抓,当然,小百姓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惊动到大老爷们。在晋朝,有一个惯例,那就是没有爵位在身的人,廷尉不必受理。殷浩一定要王彪之理事,王彪之一再推脱不合法,反复交涉,两人都疲惫不堪了,晋穆帝司马聃只好下诏让廷尉审理,但是王彪之不服,多次上疏,始终不答应。
最终,王彪之赢了,没有审案,尽得人心,人们称他为西汉廷尉“张释之”。
鉴于人人期盼天下大赦后免罪的心理,他建议皇帝不要以各种理由赦免犯人:没有实职的官位,尽量撤除,提高行政效率。
永和七年,征西大将军桓温不断奏请北伐,多次申请都得不到回音,后来,他只好领兵东下请战。这搞得不好,就是要发动兵变的前奏。怎么处理是个问题,殷浩是桓温的对头,有人建议把殷浩撤了,桓温就会退。但殷浩一走,晋穆帝就孤立了。那不是更糟糕?要不让殷浩去挡挡?王彪之则没有这样认为,他很确定桓温并没有造反的胆子,不过是急于建功立业证明桓家的能力,所以,只要诚心劝告,给他个台阶下,不至于闹出大乱子。出于维护朝廷脸面的需要,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出兵可以,但桓温得先退,朝廷下诏,这样,桓温仍是国之重臣,而朝廷也终于没有出现乱臣贼子。果然,司马昱一封信过去,这件事就算搞定了。
升平元年即357年,王彪之终于登上了帝国尚书左仆射的高位。他的战友,谢家领军人物,谢奕却在第二年即358年去世。新空的豫州刺史一位谁来担任,关系着帝国的格局。司马昱的意思是让桓温的弟弟桓云接任,但王彪之不同意,桓温已占东晋半壁江山,如果桓云再任豫州刺史,重要外藩兵权全部落入桓氏手中,就算京城仍有余力自保,恐怕祸乱也会出现。出于谨慎,司马昱建议提拔谢万出任。这样,王谢又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
王彪之在会稽担任了八年的内史,做了不少实事。一方面打击当地的豪族,另一方面安抚因战乱回归的百姓,地方受益良多。不能不说,他是有些实干才能的。
公元365年,桓温任职姑孰,所有长官都派了长史或主簿等级别的高官前去恭贺,主簿等人那都是得送贺礼给皇帝才有的规格,他桓温凭什么得?然后王彪之也没有派人前去。桓温当然觉得很没面子,找了个机会免了他内史的职。但本年十二月,他又升为尚书仆射。内中原由,可想而知。
王家不如从前,他用另一种方法坚持自己。公元371年,桓温要废晋废帝,百官震惊之余,无人协助。王彪之,却帮他准备各种礼仪。桓温立了司马昱为帝,废武陵王司马晞,甚至在第二年司马昱驾崩后,百官们还看他的脸色,不敢扶皇太子司马曜上位。种种迹象表明,桓温已是司马天下的幕后掌舵人。就连太皇太后褚蒜子也不得不下令由大司马桓温学周公的例代主执政。桓温一旦执政,不但王谢要倒台,就连司马家也无路可退。王彪之先一步出手,打了个时间差。他在朝堂上趁桓温谦虚辞让时,大赞桓温一番,说他是个公忠体国的大功臣,肯定不会因此影响朝廷的运作。桓温本是按理推辞,没想到王彪之立马就把他推上了道德高峰,他就是不想让,也已经晚了,因为诏令被王彪之封还给太皇太后了,桓温是有苦难言。
桓温有心想登高位,公元373年患病期间,他很想得到九锡。桓温军事才能有余,文学才能不足。他让袁宏写《九锡文》,本就是个失策的事。如果是桓温会写的话,依他的性格,他写完了就会呈上,皇帝看着他病重,也不得不依了。但是袁宏胆小,他写完了,又拿给王彪之看,王彪之说他写得不够好,袁宏再改,改完又拿给谢安看,谢安也说不妥,结果他反反复复修改,改了无数遍,桓温都被拖死了,袁宏的文章还没写成,自然,他的九锡也没得到。
桓温死后两个月,王彪之升任尚书令,与谢安一同掌政。王彪之辅政,还是值得一说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终王彪之一生,东晋都没有大兴土木……
王彪之活了一辈子,在波诡云谲的东晋官场摸爬滚打,维护了家族的安全,也在客观上做了不少利于民生的事情,他还是有功的。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婉如清扬
如果您更爱西游封神等名著解读,请关注历史作家叶之秋的原创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
第二本心路西游火热更新中,敬请关注,欢迎追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