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特供:祭我们正在死去的灵魂

 司马怀中馆藏 2016-04-03

手指点点,指点世界。




祭我们正在死去的灵魂

人生最大悲哀是什么?不是生离死别之后的肝肠寸断,也不是家国破碎之后的流离失所,更不是形体毁灭之后的虚空无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却已死去。

明天是清明节,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归家祭祀先祖,以表达我们对先祖们的追思之情。可我们是否曾想过,当我们带着失去灵魂的沉重躯壳,走到我们的祖先坟前时,如果我们的先祖真的能泉下有知,他们心里会怎么想?他们是会为我们在尘世的饱受折磨而神伤万分?还是会为我们的不思进取而长呼奈何?亦或是为我们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悲痛不已?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长辈都期望自己的儿孙能够有所作为光耀门庭,为了这个期望他们中的很多人忍辱负重,不辞艰辛甘愿为牛为马,只为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好地进取平台,以使得我们能够在前进的追求路上少受颠簸。如果我们自私地问他们:“你们是否愿意付出十分的努力来换取我们一分的轻易?”他们肯定会毫不犹疑的说:“我们愿意”。为什么?不为其它,只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只因为我们是他们最爱的人。

有一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什么是无后为大,而不是其他?这个“无后为大”真的是指不能为祖宗传承香火就是最大的不孝吗?我想应该不是那么简单。

不孝有三,这三条中的第一条是:陷亲于不义,第二条则是:致使家贫,第三条才是:绝先祖祀。陷亲于不义,是指我们的德行不够,未能延续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致使家贫,是指我们的智能不够,未能在继承先祖留给我们的殷实物质基础上再创辉煌;绝先祖祀,则是指我们未能在做好前两者的基础上亦或是即使做好了前两者的基础上,却不能够让这种一代比一代强的寄托给传承下去。德、智二者,失其一,便已为不孝,而我们很可能早就把此两者都失去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不孝又到了怎样的田地?更不要说:我们也许连该怎样把这种根源于祖先万代的美好,以怎样的方式继承下去这件事都不曾考虑过。不肖子孙,该以何颜面去面对我们的祖先?当不肖至极,我们又能以何颜面去面对我们的祖先?

痛定思痛,当忍痛而奋起,不宜再继续悲痛。否则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我们的灵魂,更会是我们自己。

灵魂丧失的最根本的表现就是习惯于依赖。物质的依赖有时候是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可精神上的依赖却是可以奈何,可以不为之的。而且由精神依赖所滋生的病菌,要远比由物质依赖所滋生的病菌来的迅猛,它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我们的大脑,侵蚀我们的灵魂,最终使之千疮百孔,破败不堪。

依赖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害怕面对困难。其在物质上的表现是吃不了生活的苦。如果要我们每天只能嚼着三个馒头就着咸菜生活,我们可能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说如果这样的事真的发生了会怎样;其在精神层面的表现是不愿深入思考问题。在课程学习中,我们习惯于去寻求高手帮助,习惯于去参考标准答案,而拒绝主动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这些尚属于最基本的技能学习,我们尚且如此,那对于像怎样开展我们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大事,我们又该如何?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又该怎么去寻求答案?更不要说还存在一些超越于人生之上的永恒探索。

我们是否知道一句话:如果我们放弃了思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而一个放弃了自己人生的人,还是个人呢?还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拯救自己的灵魂,没有捷径,唯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寻求自我独立。物质上的独立很难做到,也不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做的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寻求精神上的独立,而且这件事情非立刻开始不可。精神上的独立从哪里来?以拒绝别人的安排为先,以寻求自己的寻求为后。记得,一次社团活动中,我们提到过有关学习的问题。我当时是这样说的:“读书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最基础最根本的价值观,这些最基础最根本的价值观可以存在于很短小的文章中,就像《读者》、《心灵鸡汤》中面的文章都会有所涉及,这些东西也很简单,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理解;第二步:是广泛了解,这个时候,可以看大量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然后再看一些各领域的经典书目导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够慢慢的找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的影子,也能够了解到他所在的那个领域大概涉及一些怎样的内容。第三步,那就是每一个个体自己的事了,在很好的进行了前两步的基础上,每一个人都会具备自己寻求自我学习资料的能力,也就根本无需他人再指点什么,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还是会走一些弯路,但是最终都会自己搞定,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懒惰的身体,葬送自己,懒惰的精神,杀死自己,懒惰的灵魂,毁灭自己。我们是选择葬送?杀死?还是毁灭?全在我们自己。

清明将至,仅以此祭奠我们正在死去的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