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淳:聊一聊近代史上的“排队枪毙”...

 汉青的马甲 2016-04-03

谈谈近代史上的“排队枪毙”战术


文:紫淳



“排队枪毙”战术是个啥样?



电影《爱国者》剧照 英军步兵使用线列战术向大陆军发起进攻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反映欧洲近代战争的电影和图片中,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的一种较为“奇怪”的作战方式:双方军队身穿装饰华丽的军服,队伍在不远的距离上列阵对峙,待准备完毕,将官一声令下,部队的主力——步兵开始出击。步兵们手托火枪,互相间肩并肩靠紧,排着整齐的数列队形,在排首的军官指挥下,听着队中鼓手和笛手奏出的行进曲缓步向前推进。队伍或在300码以内的距离停下,向对方放出一排子弹后继续行军,又或是一轮齐射后站在原地进行装弹,准备下一次射击。在双方的距离到了几乎能够看见对手眼晴的时候,所有的连队站定,朝着对方的方向或以齐射,或以自由射击的方式开火。某几个连队可能按照将军的命令上刺刀冲上去进行肉搏,而骑兵则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对手进行突击或迂回,炮兵则或随着步兵前进,在步兵队静止射击时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或集中在阵地后方对敌方阵地进行集火射击。




这样的进攻持续一段时间后,直到某一方的部队伤亡惨重,士气崩溃,纷纷向后败逃,而胜利的一方则乘胜追击,战斗到此便基本结束。


这种作战方式,也就是我们一些历史爱好者口中常讲的“排队枪毙”战术。很多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在初次看到这种作战方式时可能大惑不解,认为这么打仗无非是上去送死,是故意增加双方的伤亡,只为了气势能够壮一些而已,实质上不然。当时的军队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作战,是很有他们的道理的。要讲清这个难懂的道理,就必须要先了解一下这种战术的产生发展过程。



“排队枪毙”战术的产生与发展


实际上,一支部队所采用的作战战术,往往与这支部队所装备的武器息息相关。“排队枪毙”战术,正式的名称是“线列步兵战术”(LineInfantrytactics)。15世纪后半期,较为正式的滑膛枪(Musket)开始出现,这种强力的火绳枪很快风靡西欧。但是,在这个时期,火枪手的地位由于火绳枪本身性能的限制,仍显得无足轻重。



尼德兰执政 拿骚的莫里斯(1567~1625)


在拿骚的莫里斯(1567~1625)统治时期,尼德兰军队进行了改革。尼德兰军队取消了之前流行的火枪手与长矛手混合搭配作战,火枪手处于次要地位的作战方式,首次将火枪手的比例提高到相当的水平,并将火枪手与长矛手分隔开来,单独排成每排40人,共4路纵队,每纵队10人的队列,采取“放完一列,退至队尾装弹,下列继续开火”的战术。这种战术极大的发挥了火枪的火力优势,并较大程度上弥补了火绳枪的装填劣势。



《莫里斯操典》中的插图


这种战术使尼德兰军队在尼德兰革命期间曾经多次击败采用“火枪——长矛混搭”的西班牙大方阵的西班牙军队。至此,线列步兵战术开始展露头角。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ⅡAdolphus(1594—1632年)同样在该时期进行了军事改革,在瑞军的队列内,火枪手的比例进一步加强。




瑞典掷弹兵


古斯塔夫二世凭借着更加灵活强悍的步兵线列战术和步、骑、炮协同作战的威力,在三十年战争中横扫了整个德意志地区。在其后直至拿破仑战争的一段时期里,火枪的性能逐渐发展,基本经历了“火绳枪——燧发枪——燧发枪配套筒刺刀”的发展历程。而线式队列战术也因火枪的发展,和诸如卡尔十二世、腓特烈大帝等军事家的创新而变得更加完善。




描绘普鲁士军队行进的油画


在拿破仑战争(1803年—1815年)前后的一段时期内,步兵队广泛采取2~4列的宽浅线列,队伍中的长矛手已几乎不复存在。滑膛枪——套筒刺刀的装备使得火枪手们能够有效的面对肉搏攻击而不需特意配备长矛手来加以保护,装备了刺刀、训练有素的步兵甚至可以组成方阵来有效的抵御骑兵。在1798年7月打响的金字塔战役中,拿破仑指挥的法军5个师列成方阵,以方阵特有的反骑兵性能(马在面对刺刀时会因天性而停止前进)和强大的步、炮结合火力,击败了数量庞大且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同时,燧发滑膛枪的装填发射能力也远远超过了火绳枪,步兵的火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这个时代的战术,基本上与我开头为大家描述的场景是相同的。



金字塔战役中的法军方阵


为什么要采用”排队枪毙“战术?


那么,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未必能清晰的了解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战术,实际上,上一段我讲到了战术与武器的关系,采用线列战术,其原因仍在于此。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不了解这种战术的人的观念中,显然士兵应该是以呈散兵作战的形式来面对敌人,因为这样看起来会大大的减少士兵们被命中的几率。但是,滑膛枪本身是一种精度很差的兵器,由于膛线技术在当时尚属昂贵且不完善的技术,而传统的弓箭在威力和射程上又远不及火枪,这就使得士兵们仍然必须大量装备滑膛枪作战。对于滑膛枪的命中率,普鲁士军队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3.05×1.83m),普军1782型滑膛枪射击100发,在100步长(pace=0.76m;76m)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而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



一组滑膛枪的射击统计数据,通过图表可以了解到,当时滑膛枪的命中率确实不甚理想。


也就是说,滑膛枪的“准头”实在是太低了。据此,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当一支拥有150人的、均配备滑膛枪的步兵连队呈散兵作战模式对抗敌军时,大量的步兵分散布置在战场上,待敌军走入射程之后,所有的步兵一齐开火射击,这个时候,整支连队所射出的弹幕应形成一个宽泛的、松散的、有大量火力盲点的打击面,其命中率可以说是相当低下的。而同样的一支连队,呈紧密队形向前开进,进入射程后对敌进行齐射,其射出的弹幕应形成一个方向更为明确的、较为收紧的、火力盲点较少的打击面,相较于散兵战术的齐射,这种战术显然大大的提升了射击的命中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敌军在我方采用散兵战术的同时自己采用紧密队形,较高的命中率会将我方一步步的分“块状”歼灭,而我方却因为命中率的缺失而迟迟未能对敌方造成有效杀伤。同时,面对敌军骑兵或步兵的整队冲锋,散兵队列对于对方队伍的冲击可以说是毫无抵消的能力,且部队人员分散,难以迅速做到相互支援。而紧密队形则有着“人边有人,人后有人”的优势,可以抵消部分对方的冲击,并迅速做到几个人之间相互增援。因而,散兵队列较于紧密的线列,会更容易被对方的肉搏冲锋击垮。




八里桥之战结束后的战场


无论是俄国征服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争,还是英国征服印度、北美的战争,甚至是在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中,紧密的线式队列步兵都用其强大且较准确的集火射击,击败了呈散兵队形、各自为战的对手,给敌方造成了重大杀伤。而采用线式队列作战的欧洲军队,则损失相当有限。另外,我们从上面关于滑膛枪射击的资料中也可以观察到,那个时代滑膛枪的有效射程,说的再多也不过在300码之内。因而,手持滑膛枪的步兵队也必须“走近了再打”。在远距离即便是密集的打出齐射,攻击的效果也是相当不好的。反之,双方离的越近,射击的命中率就越高,杀伤的目标也就会越多。


上述这些内容,便是当时欧洲各国采用线列战术作战的主要原因。而我们常常在电影、图片中的线列队伍里看见的军官、鼓手笛手、军乐军服等,也都在该战术中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线列队伍中的军官有着下达命令、维持纪律、以身作则带头冲锋等种种重要作用,且军官往往处在队伍的首排中央,在这个位置的军官作为队伍的领头和中心,是队伍瞩目的“焦点”,军官处在该位置,起到了加强了其作用的效果。鼓手、笛手等在进军时演奏带有鼓点的、节奏感极强的军乐,既可以起到振奋士气的功效,同时也使队伍在进军时按照军乐的节拍行进,保障了队伍整齐和纪律。同时,在射击、上刺刀、冲锋、撤退等命令下达后,乐手的乐器会更加清楚的表达这一指令,这也强化了整支部队的协调性。



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普鲁士军队士兵


而军服这方面,则值得一谈。线列步兵作战时代,部队的军服几乎都是装饰华丽,总体看来十分“显眼”。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经过刚才的讲述,想必已是很容易理解。现代部队的军服几乎都是以加强伪装性和隐蔽性为主体设计思想,但是在那个在必须广泛使用滑膛枪和紧密线列战术的时代,隐蔽和伪装就显得意义不大了。部队的作战方式多是以“面对面,硬碰硬”为主,因而,当时的军装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伪装和隐蔽性,而是在军装的设计上更多去追求彰显国家的尊严和士兵的荣誉,这样,也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些有些“华而不实”的军装。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线列战术中,步兵部队也并非只是由一种普通的、常规的“列兵”队组成。根据士兵的能力、指挥官的需求,以及战术、时代的进步,一支步兵部队中通常还会包含由高大、强壮、精锐的士兵组成的掷弹兵和近卫军,以及善于侦查袭扰的轻步兵,和精于射击、使用线膛枪的散兵等等。


“排队枪毙”战术的终结


拿破仑战争后,随着线膛枪技术的不断发展,欧洲战场上的战术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1849年,法国上尉克劳德·米涅开发出前装线膛步枪——米尼步枪,这种枪械极大的提升了步枪的命中率,使得新式散兵战术变得更加具有威力。而在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杰丹·加特林发明了加特林机枪。




南北战争时的加特林机关枪


1853年——1855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队装备的米尼步枪发挥了其强大的威力。在1854年10月的因克曼战役中,装备着滑膛枪的俄军仍以紧密的线式队列作战方式迎战装备着线膛枪、部分采用散兵线战术作战的英军,结果遭受了惨重的失败。而在美国1861——1865年的内战当中,加特林机枪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虽然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运用了散兵战术给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在美国内战和普法战争中机枪也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但是线列步兵战术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内战、普法战争和布尔战争等一系列19世纪中后期的大型战争中,线式队列战术仍然大行其道。这种情况部分是由于线膛枪、机枪的技术依然不甚完善造成的,但更多的,却是因欧洲军队传统理念的惯性使然。直至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仍然排着密集队形,使用着类似于线列步兵战术的作战方式向德军阵地前进,而此时德军早已装备了先进的马克沁机枪,机枪强大的火力使采用旧式战术的英军在7月1日发起攻击的当天就损失了近6万人。自此,欧洲各国开始改变自己的战术思维,更多、更彻底的向现代战争的战术思想方向靠拢。“排队枪毙”的战术兴起于装备技术的进步,也最终在新装备催生出的现代战术面前黯然失色,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现在很多爱好历史、尤其是爱好世界近代历史的朋友们仍然会常常提起那个令人怀念的时代。线式队列战术的作战方式处处体现着军人的勇气、意志和无畏。每当看到身着华丽军装的士兵整齐的向前进军、打出一轮“雷鸣般的齐射”时,很多人都会被这种场景带来的魅力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个战术、一个时代的魅力,也可以说,它更是世界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一种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