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烫伤、烧伤、跌倒等急救方法,收藏起来以后总会用的上!

 老名 2016-04-03

一、烫伤急救

烫伤:由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损伤称为烫伤。依烫伤程度,分三度。

一度烫伤

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创面。

二度烫伤

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

三度烫伤

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此时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

严重烫伤病人,在转送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伤员烦渴时,可给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开水,而导致伤员出现脑水肿。

水火烫伤

水火烫伤处理的原则是首先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用各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烫伤、烧伤、跌倒等急救方法,收藏起来以后总会用的上!

二、烧伤急救

1.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2.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3.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伤员衣服着火时不要站立、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4.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5.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大衣、棉被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6.冷疗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阻止热力继续作用而使创面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灭火宜尽早进行冷疗,越早效果越好。

方法: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 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或更长。冷疗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

7.酸碱烧伤的严重程度除酸碱的性质和浓度外,多与接触时间有关。因此无论何种酸碱烧伤,均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30分钟以上,一方面可冲淡和清除残留的酸碱,另一方面作为冷疗的一种方式,可减轻疼痛。注意开始用水量即应够大,迅速将残余酸碱从创面冲尽。头面部酸碱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予以冲洗。

8.电烧伤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拉开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拨开电源,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速转送到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烫伤、烧伤、跌倒等急救方法,收藏起来以后总会用的上!

三、误饮误食的急救办法

误饮误食一般发生在年幼的宝宝身上,多数宝宝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特别是用嘴巴去“尝试”各种东西,大人一个不注意,误食药物与有害物品的意外就会发生,厨房、浴室里的各式清洁用品或是制作某些食物用的物品,如碱粽水,都该避免让宝宝接触到。

处理

1、一旦发现宝宝有误饮、误食的情况,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确认宝宝刚刚吃了什么,量是多少,观察宝宝的呼吸、脉搏及脸色的状态,是否有呕吐、头晕的现象。

2、不要马上催吐,应先判断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然后带上能找到装了宝宝误食物的容器就医。

3、当宝宝的身体接触到化学用品后,马上用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

4、不要让宝宝再吃任何东西,包括水与牛奶,举例来说,若喝下盐酸,喝水稀释会使宝宝呕吐,也可能会呛到。

预防

1、可吃的食物与药物要分开摆放,且药物应放在高处,让宝宝无法碰触。若为罐装药物,应选择宝宝不易开启的开关设计。药物的外包装上也应有药名,万一宝宝不小心吃下,至少能知道他吞下什么药。

2、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吃药,以免他误以为药物可任意食用。

3、任何有毒物品,例如盐酸、清洁剂、漂白水等均应放在宝宝无法碰触之处。

4、有毒的液体不要装在平时装食品的容器内。

5、 给宝宝服药时严遵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分量。

6、 过期的药品及时扔掉。

烫伤、烧伤、跌倒等急救方法,收藏起来以后总会用的上!

跌倒如何处理

65岁以上、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为30%和50%,旁观者发现患者跌倒后应如何判断和处置呢?

第一,要判断是猝死还是昏迷。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者突然在1小时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而跌倒,可见于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者。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易并发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昏迷前一般都有疲倦、厌食、头晕、跌倒。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第二,要判断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还是脑卒中。TIA是指颈动脉、椎动脉与脑内大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缺血。糖尿病患者患TIA和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脑卒中常表现为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偏瘫、运动障碍等。对突然失去意识或倒地者,应尽可能避免搬动,更不能抱住病人又摇又喊,试图唤醒病人。可将其缓缓放平至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产生窒息。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快呼叫120。

第三,判断有无骨折。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1/3有骨质疏松,容易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骨或股骨颈骨折等。骨折后可出现肢体畸形、不正常假关节活动、骨擦感或骨擦音等。骨折可疑者一律按骨折处理:应让其安静,保暖,止血,止痛,防止休克;用纱布、绷带包扎起来,然后就地固定;疑为脊柱骨折,应保持伤员躯干不动,尤其应避免一切脊柱活动,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个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固定完毕立即转送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