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盛诺一家编译,欢迎分享,其他任何公众号或网站转载必须在文首注明:来源于盛诺一家。 研究发现,促炎性饮食与母乳喂养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一些进行促炎性饮食的女性所产婴儿的出生体重低于预期值。这些发现近期发布在《营养学杂志》网络版上。 众所周知,饮食是成年人炎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女性在妊娠期间的饮食究竟是如何影响其炎症以及母婴健康的却没那么容易理解。布列根和妇女医院最近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利用膳食炎症指数(DII)来为孕期女性的饮食打分,并评估其对孕期炎症及母婴健康(分娩前后)的影响。 “作为服务孕期及产后女性的医疗保健人员,我们经常会建议她们常规摄入热量及常量营养素,但是我们却没太关注膳食炎症,”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新生儿内科医生SarbattamaSen说道,“通过研究可能与炎症相关的饮食成分,我们可以对促炎性或抗炎性饮食的影响进行总结。” 膳食炎症指数专注于不同食物所含营养,并利用先前的研究资料来评估每种食物成分的炎性分数。以非妊娠女性为对象的既往研究表明,有些食物成分具有促炎效果,如咖啡因、反式脂肪、饱和及单一不饱和脂肪等,而有些成分具有抗炎效果,如维他命A、β-胡萝卜素、纤维及镁等。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利用这些数据来为各种食物的炎性打分。 以1808名准妈妈为对象,1999年于马萨诸塞州进行的一项研究(Project Viva)最近完成了一个系列问卷,该问卷通过调查女性在怀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饮食来评估其DII分数。分数高表明其饮食比较具有促炎性,而分数低则意味着其饮食比较具有抗炎性。每位参与者在孕期第二阶段都要进行抽血来检测两种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该研究还收集了每位女性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 在这些参与者中,DII分数较高者往往c反应蛋白水平也高。如果孕前BMI指标较高,那么很可能DII分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较高。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这些女性的一些妊娠结局。在那些自述已经开始母乳喂养的女性中,进行促炎性饮食的人顺利母乳喂养一个月以上的几率降低,而且进行促炎性饮食的肥胖女性所产婴儿的出生体重也低于预期值。不过,研究者并未发现饮食性炎症与其它母婴疾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体重增长等。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炎症影响着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但目前很少有研究分析炎症对女性妊娠的影响,而母婴健康在此时常常处于威胁之中。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使更多人注意到这个课题,从而去探索炎症与一些重要的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如胎儿生长及母乳喂养等。”Sen说道。 原文链接: http://www./About_BWH/publicaffairs/news/PressReleases/PressRelease.aspx?sub=0&PageID=22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