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精心雕琢出《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心态,《庄惠之交》的鱼乐之辨和《逍遥游》鲲鹏遨游的意境。作者尝试使用精选的和田白玉,来表现出《庄子》道家学说的深邃、神秘和浪漫的主旨。 整套作品运用浪漫与夸张的手法,采取纯艺术的创作理念,以探索创新的大胆表现方式,述说着作者对庄子“心悦”的感悟,并通过创作把先哲的心态以具象化的方式展露出来。作者通过对道家著作的研读,感悟到道家三玄之《庄子》是自己创作的不尽源泉之一,将其融于玉作,将可修己达人。作品撷取《庄子》中非常著名的三篇文章,定格于极富哲理的三个典型场景,把作者的感悟幻化为生动的形象,使观者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有所思、所感、所悟、所得。作品融入了哲学思想,文化精髓,把大智慧浓缩于方寸,使文化和美玉完美结合,赏玩的同时带给人以思悟和启迪。 一、《超然物外》(《逍遥游》) 作品一面为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之翼,其中是安详如婴儿的庄子,与大鹏之翼合二为一。另一面大鹏振翅,充盈于天地之间,目光深邃。作品没有直接表现鲲的形象,但翻动的气韵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在天地间搏击,奋力挣脱尘世的束缚,幻化为鹏,一飞冲天。中间为白文行书镌刻“逍遥游”,字体飘逸、技法娴熟,。画面凝重、简洁,引人遐思。 《逍遥游》表现的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他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的人生境界无物无我,达此境界需要通过“心斋”“坐忘”等层层内在的精神超越完成,达此境界的至人、神人、圣人,是超越世俗的。“逍遥游”的过程就是“体道”、“闻道”、“与天为徒”的过程;“逍遥游”的境界就是精神自由解放的境界。庄子之道乃自然之道,因此作为“体道”、“闻道”的“逍遥游”必定是自然之游。 二、《悠然忘我》(《庄周梦蝶》) 作品为轻舞飞扬的蝴蝶翅膀,安然入梦的庄子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人物神态安详、恬静。 作品取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通过梦蝶的寓言故事,意在阐述物我两忘,不以世事撄心,追求逍遥自由的哲学思想。作品发挥了庄子的精神,赋予了梦中之蝶以欢乐的色彩,把庄周之蝶看作自由快乐的化身,享受着梦蝶自由飞舞之乐。“庄周梦蝶”的故事以其深刻的意蕴,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人们的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随着赏玩者的不同心境,可以自然地融入其中,借其表达出来。 三、《释然心境》(《庄惠之交》) |
|
来自: 老刘tdrhg > 《4、瓷器/玉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