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这12种“寒食”里,有没有你的家乡味?

 北书房2014 2016-04-03

清明节,追思、游春、吃寒食。

这些活动揉捻出的传统文化意境,你体验过吗?

清明和寒食本来是分开的两个节日,唐朝以后,与清明仅隔一两日的寒食节渐渐衰微,仅留下“吃寒食”的习俗并入清明节。



所谓寒食,就是指当天不烧火举灶,单吃冷食或糕点。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晋代不求利禄、携母归隐于绵山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当时,为了让介子推出山,晋文公焚山以求,介子推坚持不出,终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清明时节,万物青素,扫墓添土之后,供上果品,敬拜完毕,一家人就着春光野餐。吃罢早就准备好的糕团果点,收拾起器具,一路赏玩春色至家,晚餐大多也是清淡饮食,菜式以当季野菜果蔬为主,是很多人一年中清肠俭素的唯一时机。



清明节各地都有什么饮食习俗呢?下面就罗列十二种流传较广的“寒食”,看看是不是也有你家乡的味道。


欢喜团


欢喜庵前欢喜团,

春郊买食百忧宽。

村醪戏比金生丽,

偏有多人醉脚盆。


四川成都一带清明节有以糯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因而得名。



青团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是清明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以艾蒿叶挤汁和面,加豆沙、蜜糖为馅儿,或者单独合拢成团,上笼蒸熟即可。



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



清明果有着“以压时气”的作用,传说是为了解决历史上由北方迁徙至江浙沪闽一带沿海气候湿热地区移民们水土不服和痢疾的问题而制。制法与青团相似,形似蒸饺,有甜咸馅儿之分。



油炸馓子


《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描述:“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寒具不是指食具,指的是寒食节要吃的东西。



南方北方清明都会吃的馓子,从春秋时期就有记载。现在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子推馍


山西绵山是清明(寒食)节发源地,这是据民俗学者考证过的哦。山西人清明会吃一种叫“子推馍”的面食。



面团揉以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做成面皮,里面包上鸡蛋红枣,合拢捏出顶子,四周贴花,用旺火蒸出,就是子推馍。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凉面凉粉卤菜冷菜


贵州老辈人提起清明节的吃食,大多是糕点、凉粉、凉面加卤菜、凉菜或锅魁加卤菜、凉菜一类,沿袭的也是不举灶的风俗。



广西五色糯米饭


选用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栀子、枫叶、红蓝(红丝线)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合而蒸之即成。



荠菜饼


荠菜饼的做法以煎为主,属咸鲜味,主料为荠菜。俗话说“春食荠菜赛仙丹”,荠菜富含叶绿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味道清香,鲜嫩可口。



青精饭


青精饭又称乌米饭,是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唐代即有,盛行于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南京和皖南一带。



润饼菜


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嫩脆甜润,醇香多味。另外,也可将包好的润饼经油炸酥,俗称“春卷”,别有一番风味呢。



摊黄儿


摊黄儿的原料为小米面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荞面等,也可用小米面、玉米面掺以少许白面的混合面粉。



做法:取面粉适量,调为糊状,经发酵后,用勺子舀取,均匀地倾入锅中烙蒸即可。



寒食粥


寒食粥品类良多,常选用当季可食用花草调味,较常见的有杨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乾粥、大麦粥等。


以上12种寒食,有你家乡的味道吗?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的寒食呢?欢迎分享给我们哦!



来源:美食家大雄、美食清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