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功能正常,乙肝就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吗?

 kyl01 2016-04-04

肝功能正常,乙肝就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吗?

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瑞慈医疗集团首席医疗官 缪晓辉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澄清一点:什么是肝功能?肝脏被称之为人体的加工厂,很多生命所必须的物质都是由肝脏合成的。实际上,肝脏的功能非常庞杂,除了分解和合成多种物质外,还具有免疫功能、解毒功能和储血的功能。

不少患者,甚至医务人员,往往把转氨酶误以为肝功能。转氨酶就是肝细胞里的一种具有代谢功能的酶而已,它在血液里出现,仅仅代表肝细胞受损伤,这些酶漏到血液中了。反过来理解,如果发现血液里转氨酶升高了,那就说明肝脏有损伤,而且损伤的程度是与转氨酶水平一致的。

问题又来了,既然说转氨酶升高的水平与肝脏的损伤是一致的,那么能否再一次反过来理解:只要转氨酶是正常的,肝脏就不存在损伤呢?如果这么理解,你又错了。这就是医学的复杂性,也是诊病治病的复杂性。

解释几点:

第一,肝细胞破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肝细胞全部毁损,如果是这种情况,而且一次性毁损的肝细胞很多,“漏到”血液里的转氨酶就会很高;另一种情况是,肝细胞的膜上的“孔径”变大了,肝细胞并没有整个毁损,此时,细胞内的酶从肝细胞膜上增大的“孔”里漏出来。可见,这种转氨酶的升高,不会很严重,多见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者也存在这种损伤。

第二,肝细胞损伤,可以是猛烈的、广泛的损伤,也可以小范围的、轻微的、渐进性的损伤。前者,可以出现转氨酶突然升得很高,而后者却不见得很高,甚至是正常的。大家想一下,其实后一种情况更可怕,那种渐进性的、“润物细无声”的、长期性的损伤,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已经把肝脏拖累到肝硬化的地步,甚至发生了肝癌,这样的现象绝非少见,请大家重视。

第三,肝细胞所剩无几了,没有酶可以漏了。这种情况见于肝硬化晚期和肝衰竭患者。临床上,过半数的肝硬化患者,转氨酶是正常的。回到本文的题目,读者显然可以理解了,很多情况下,转氨酶正常,并不代表肝脏功能是好的,甚至是相反的。

结论:即使是转氨酶持续正常,仍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病情发展到肝硬化的地步,转氨酶仍然可能是正常的。因此,慢乙肝患者,如果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必须坚持检测,检测间隔时间一般不能大于半年;即使抗病毒治疗了,转氨酶也恢复正常了,仍然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意外”,虽然少见,但那是概率的概念,不可掉以轻心,也需要定期做肝脏生化学、病毒学和影像学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