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官员挤不上公交车步行上班叫好

 祝冀馆藏 2016-04-04

 

近日,有新闻报道,自公车改革之后,给官员带来了各种不方便,如有官员要自己坐公交车上班,有的官员挤不上公交车,有官员装各种打车软件,有官员要步行80分钟才能到达单位等等。看到这样的消息,丁丁禁不住为公车改革叫好,尤其是给这些官员上班、出行带来种种不方便叫好,至少体现出五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这至少说明了官民平等正在向前迈进。在中国,官员享受的特权特别多,职务级别越高,享受的特权就越多,这实际上就带来了各种不平等,显示出当官就是好的一种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都向往当官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无论你是官,还是民,还是什么职业,都应该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都是一种平等的普通职业,在成熟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纽约市长就和普通市民一样乘地铁上班,且没有人给他让座早已习以为常,所以,这次公车改革至少体现了官民平等正在向前迈进。

其次,官员挤公交车,至少让官员了解现实民生。过去,一定级别的官员配有专车,上下班都有专车,他们怎么了解实际民生?怎么了解社会各方面需要哪些改变?怎么知道老百姓对民生有哪些期待?从官员与老百姓一起挤公车上班,他们才有切身的体会,才会因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感受对民生作出更贴切实际的改变,才让官员的工作更加接近地气,至少在城市规划、公交线路的布置、城市道路的优化等方面更能实事求是,比一次所谓的调研来得更有真实数据支撑。

第三,官员挤不上公交车,至少让官员知道自己原来就这么普通。过去,许多官员公车来,公车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高高在上,现在,竟然连公交车都挤不上,这至少让官员知道自己原来这么不济,老百姓能够挤上去的公交车,自己竟然挤不上去,是不是感觉到身体要锻炼了?至少能够体会到老百姓平常生活多么艰难,尤其是对城市出行文明有更多的感受,对市民素质如何提高至少有了出发点,尤其是自己作为官员、作为领导,在提高市民素质方面该作出哪些榜样具有示范性作用,对于公交车在什么时间段该增加或可以减少也有了切身的感受。

第四,官员步行80分钟上班至少让官员能够感受城市到底该有哪些改变。官员上班需要步行80分钟,在这80分钟里,官员至少让自己懂得该什么时候就要动身上班,否则就要迟到;在这80分钟里,城市的雾霾到底有多严重,环境保护到底该从哪里开始;在这80分钟里,感受一下在城市里穿行到底有多艰难,城市改变重点到底在哪里;在这80分钟里,感受一下市民的真实生活环境,让自己置身其中,可以换位思考;在这80分钟里,遇到各种人间实际现象,如遇到打架斗殴、如遇到要帮助要扶的人怎么办;在这80分钟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狂风暴雨,城市如海,那下水道该如何改变等等,这宝贵的80分钟,让这些官员至少有了太多不同的看法和思考。

第五,官员使用各种工具上班至少让官员知道老百姓生活的开销。现在,公车改革之后,一些官员在公车使用方面的特权取消之后,虽然有了按照级别的补助,但是,这至少让官员知道老百姓生活方面的开销到底有多大,步行上班,既健康也节省,但要考虑迟到;挤公交上班,也节约但知道老百姓上班的不易;用打车工具上班,至少让官员明白原来老百姓的那点收入要应付多少方面的开销,同时也让官员明白生活中需要各种交通工具或平台作为辅助……只有这样,这些官员才真正能够感同身受老百姓生活的不易,只有这样,官员才在制定各种政策和制度时才更能从老百姓方面来考虑,不再只有所谓的高大上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才让官员明白钱要用在刀刃上才最好,才让官员明白怎么做老百姓才真正拥护。

所以,公车改革之后,一些曾经享受公车特权的官员,而且也是现实中有真正权力的官员明白很多道理,才更能感受到平等对于老百姓的意义有多重要。所以,公车改革给这些高级别的官员带来的各种不方便才是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方便。丁丁认为,我们应以公车改革为契机,要更多的取消官员的各种特权,让官员真正置身于老百姓当中,从百姓中来,到百姓去,让自己感到越来越多的不方便,这样,才能真正的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老百姓才能真正的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丁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