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心清肺清,让你全年不生病!最全《清明养生指南》

 yuxiaofeng0 2016-04-04

公历4月4日16时27分,正式进入清明

清明,除了与祭祀有关,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清明来了就意味着春季接近尾声,过了谷雨就即将进入夏季,换季时养生尤为重要。

清明养生需要人顺应自然变化,身体和天地一样干净清洁,清心清肺,清楚湿气邪气,促进消化,清理身体各个脏器和部位的垃圾。

下面,灵机文化就来讲讲清明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灵机文化



1.外出注意防风祛湿:身清


清明时节人们通常都到郊外扫墓和踏青,清明降雨频繁,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湿邪入侵。

风邪会引发感冒、鼻炎、皮肤过敏等问题;湿邪会使人体疲倦乏力,引发风湿、肩周炎等疾病。

所以,衣着上应适当增减,防风防寒,避免大汗;多吃些薏米、红豆、荠菜、芹菜等利水渗湿的食物。



2.悲伤莫要过度:心清


清明节扫墓,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

另外,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

因此,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

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保持舒畅的心情。





3.清明过后早起床:胃清


清明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好时机,也是人之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为了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

中医里,7时至9时是辰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 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4.发物不可多吃:肝清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如鸡、笋、芋头、鹅、羊肉、狗肉等,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




5.时令菜谱,最应清明


在饮食上,此时要注重“应令尝新”——即吃些应时应景、新鲜而有季节特色的食物。


1.青团

清明至,青团香。每到清明,最先想到和清明有关的食物就是青团。旧时,人们用青团来祭祖,祭祀后用来食用。

直到现在,江南一带还保留清明吃青团的习俗。青团主要由艾叶做成,因为,清明前后艾叶乘着春风开始抽长,青团也就成了清明的节令食物。

艾叶具有祛寒、除湿、通经络的功效,此外,民间还有用艾叶来辟邪的说法,清明食艾,祛湿又辟邪。


2.芥菜

芥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

多吃芥菜不仅可以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也有助于消化当天所吃的大量肉类食物。


推荐食谱:蚝油芥菜

材料:芥菜,蚝油,香油,盐,淀粉。

做法:

①芥菜洗净,焯水(加少许油和盐);

②焯煮3分钟后,把芥菜捞码入盘中;

③锅里加一小碗清水,开小火,加蚝油用勺子搅拌均匀,加少许水淀粉勾个薄芡;

④煮开后关火,调入少许香油,把煮好的蚝油芡汁淋到煮好的芥菜上即可;


3.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

它有独特的香气,不接受的人觉得是恶臭,喜爱的人则认为这就是春天的味道。

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但香椿属于发物,不可多吃。


推荐食谱:香椿炒鸡蛋

材料:嫩香椿芽,鸡蛋,盐

①香椿掰去老枝桠,洗干净备用, 鸡蛋打散备用;

②香椿切成碎末,加入打散的鸡蛋液里面,加盐,搅拌均匀。

③锅热加油,中火两面金黄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