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逍遥游》中“大鹏”意象解读

 江山携手 2016-04-04

《逍遥游》中“大鹏”意象解读

朱秀玲

 

    “大鹏”,多以高大雄伟的形象被文人引入诗文中,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等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往往为鲲鹏的伟大形象所倾倒,从而将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寄托在鲲、鹏身上。可以说鲲鹏是人们志向高远、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说明人们对大鹏的形象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那么,在《逍遥游》一文中的“大鹏”形象,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呢?

  《逍遥游》文中如此描绘“大鹏”的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文辞极尽想象,着力描写了一个一举千里、硕大无比的大鹏鸟形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鸟振翅而飞,由北向南壮游南海,气势极大。这样的大鹏虽然神奇不凡,形象高大,但必须凭借“海运”才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有所待”的,是不可能摆脱外物束缚的。

而综观全文,庄子要表达的是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大鹏既然有所待,显然不是庄子完全肯定的一个形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庄子如此渲染大鹏的形象呢?这就必须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由于庄子生逢乱世,现实的困窘处境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他的心灵就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了,幻想从虚无缥缈的境界中寻求思想解脱。以此看来,文中反复描绘的受到束缚的大鹏就是处在人生困境中的庄子,有所待不自由的大鹏身上寄寓的是庄子那颗被人类苦难禁锢的灵魂,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他欲飞的理想和无法超越的悲哀。

源自《语文报高二年级人教版》第80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