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了工伤竟然是我的错?

 昵称16436572 2016-04-04

受了工伤竟然是我的错?

来源:作者惠赐   作者:韩一德    2016年04月04日   浏览  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一位姐姐,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几许忧愁,她经常沉默不语,一副时不时就会走出神的状态,我能感觉到她活的很不安。

 

她在工厂里面上班,主要是负责产品的全方位检查,大多数产品都要经过她的检查,有点像QC,但却没有QC的岗位补贴,和产线上其他工序的工友一样,她的工作强度也随产量额的增加而增加,有夜班,同时与产线上的工友有所不同,看似自由(产线上走来走去)却是因为要确保其他人正确操作制作产品。也正是这个不同点,正当工厂旺季的时候,且生产量不断地加大,一次匆忙中,她踩到遗落在产线过道上的大螺丝钉,摔伤了腰,治疗好之后,结果告知绝对不能做剧烈性运动,甚至连弯腰也有些许难度。

 

受了工伤之后,厂方开始对她不理不睬,甚至将受伤原因归结于她个人。经过姐姐努力的争取,厂方才肯按着法律最低的受工伤待遇要求为她进行治疗和补偿,在她治疗期结束之后,厂方重新给她调了岗位,五天八小时拿最低底薪。

 

打工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工资多半是靠加班加出来的,如果没有班加,会意味着我们刚刚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在这所大城市,生存,底薪很难够自己花销,更何况对于有家庭的这位姐姐来说呢。正是因为这样的经济压力,当和姐姐聊到家庭,她的眼泪花花地流下来。

 

“都是自己的错,都怪自己没用,没本事,别的小孩妈妈都是健健康康的,好好的,偏偏就自己是这个样子,以后自己会更贫穷的,没法提供给小孩子更好的条件去成长,可能以后还会拖累了孩子……”话还没说完眼泪更是哗啦啦地流。

 

我不禁想到:不是她的错,却被她一直认定为是自己的错,这是为什么呀?这公平吗?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参与到了社会劳动中来,理应被看作是一位劳动者。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们走出大山,走出了我们从小生长的地方,来到这所陌生的城市打工,这我们有错吗?

 

我们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甚至一个月没得休息都在工作,难道我们还很懒惰吗?我们工作时间那么久,劳动量那么高,我们的劳动报酬却远远低于我们的劳动价值,这是我们的错吗?我们拼命地工作,可是劳动强度在不断加大,工作压力亦在加大,受了工伤,是我们的错吗?现在的困境,现在的贫穷,没能给我们的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的错吗?

 

她的担忧很多,但是相比起男性,特殊的在于她是一位女性,最明显的表现是:她最先担心的是家庭,埋怨的是自己没本事。可是真正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是什么原因把这种错误的观点扩散到这位姐姐的思维里?

 

【简评】

受工伤本身就不是劳动者的错,我们就不应该把这个错归结于自己身上,有谁愿意受工伤——由一个健健康康的、能很娴熟的进行工作的人却变为以为残疾者呢?造成工伤的现实原因:劳动条件苛刻、劳动强度太大、没有劳保用品或者使用极差的劳保用品……原因不在我们,作为劳动者,我们现在处于被剥削被压榨的状况下,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况下。

 

把工伤、贫穷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底层劳动者身上,是让真正的原因——资本对劳动者的压榨被掩盖,还被“贫穷是因为底层劳动者的没能力、没本事、没文化”这样愚弄人的话所欺骗。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家庭仍然是在束缚和压迫着女性,一般情况下即使在女性有自己的一份社会工作得情况下,女性还是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而家务劳动却不被社会认可,女性一旦从受工伤而无法再继续承担被认可的社会劳动后,具备劳动价值的家务劳动也无法继续,那么女性自我认可的价值无从得以体现,那么就会更焦虑,也容易在压迫中埋怨自己。

 

女性只有从家务劳动中脱离出来进行社会劳动,才能得到男女平等的待遇,作为劳动者的我们要释放我们内心的(精神的)包袱,只有在真实的社会中中寻找解决途径,多想想怎么去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那样我们才不再内心挣扎,不再埋怨自己,不再整天叹气。

 




(编辑: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