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探讨》《孝经》在当代有何价值?

 經生堂 2016-04-05



孝经》在当代有何价值

     中华孝文化,是指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及其具体的内容与方式,它既是伦理学,又是道德哲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孝经》就是一部对源远流长的孝文化进行总结、概括、升华的经典文献,在南宋时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孝文化作为传统的家族社会的精神支柱,具有家庭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适应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的各种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被统治者利用来为其专制政权服务。其中既包含着体现人类亲情、符合民众意愿的精华,又有专制主义的糟粕。当今社会,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孝经》还有现实价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孝经》中贯穿着两个基本观念,一个是“孝”,一个是“忠”。我们对《孝经》的古为今用,主要是对这两个传统观念进行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1、关于“孝”的观念。

     “孝”的观念涉及到肉体与精神、父母与子女、长兄与幼弟、传宗接代与光宗耀祖等多个侧面,是全面而深刻、辩证而统一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又往往带有片面性。对“孝”的观念进行再认识,必须丢掉片面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全面辩证的思想方法。


     一是要全面把握“孝养”与“孝敬”的关系。在许多人看来,能够赡养父母,让他们生活好,就算尽到了孝心。应当肯定,在物质上、生活上奉养父母,这是子女尽孝最基本的一条。但正如孔子所说,仅仅做到物质上的“能养”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内心深处真正地尊敬父母,让他们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当前,特别在城市中,多数退休的父母已经“不差钱”,他们最怕的是孤独,最需要的是子女在精神上的体贴和关爱。因此,在注重“孝养”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孝敬”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一曲“常回家看看”,不胫而走,争相传唱,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表达了父母在情感上对儿女的渴望和真情呼唤。


     二是要全面把握“孝顺”与“谏诤”的关系。俗话说,“孝顺”、“孝顺”,“顺”就是孝。这种把“孝”理解为一切顺从、听命于父母的观点,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其实,孔子是不赞成子女一切顺从于父母的。他所主张的父子关系,是父慈子孝。他所主张的兄弟关系,是兄友弟恭。双方之间是相互的、对等的,而不是一方绝对地服从另一方。所谓“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是后世的一些人为适应专制主义需要而附加上去的。《论语》中明确记载,孔子所说的孝就是“无违”,是指“无违于礼”,子女对父母不符合礼的言行,要“几谏”,也就是委婉地规劝。《孝经》在“谏诤”一章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故当不义则争之”的原则,认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据此可知,孝顺之“顺”,绝不是一切顺从的意思,而是指父子和顺、家庭伦理关系顺畅。我们要把孔子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精神,与现代法治的权利、义务平等精神结合起来,创造出父母爱护儿女、儿女尊敬父母的,民主平等、和顺融洽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


     三是要全面把握传宗接代与光宗耀祖的关系。在儒家关于“孝”的观念中,还包含着结婚生子和承继父志两方面的内容。结婚生子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祖先的生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观念的集中反映。人类需要一代又一代地繁衍,传宗接代无可厚非。我们要强调的是,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树立起计划生育、生男生女都一样、少生优生等利国利家的新观念。承继父志是为了扬名显亲、光宗耀祖。我们不应当简单粗暴地把它说成是“封建余孽”,因为其中体现着继承前人遗志、发展前人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是促进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儒家把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而使父母受到尊敬,称为“大孝”;把自己不能修身立德而使父母受到辱骂,称为不孝,这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对于学校、社会教育来说,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为它符合父子亲情这个人类的天性。《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抓住孝道这个根本去推行教化、实施政治和社会治理,容易收到好的效果,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反观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由于近代以来对传统孝道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在长幼关系上造成的严重后果时有所闻。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就是一例。当然,青少年犯罪有多方面原因,但是,这些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父母,不懂得违法犯罪行为会给父母带来多大的伤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有鉴于此,重视从孝敬父母入手,加强青少年教育,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关于“忠”的观念。

     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儒家关于“忠”的观念是由“孝”的观念迁移而来。当我们把其中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成分剔除以后,就会看到,“移孝作忠”的确是孔子的一个智慧。


     一是要澄清“忠”字的本质内涵。《孝经》强调,把对于父母的孝心用来侍奉君王,就是尽忠。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皇权制度,忠于帝王的社会政治基础已不复存在。那么,“忠”的观念是不是也就过时了呢?不是。因为“忠”字的本质内涵,是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为他人办事。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参,日日反省的头一件事,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可见,在孔门师徒的眼里,是把真诚地为他人办事视为“忠”的,这个“他人”是泛指,并非专指君王一人。只是到了专制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忠”字才成为皇帝的专属。再者,孔子所说的忠于君王,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孝经》所体现的,也是这个精神。如同“父慈子孝”一样,“君礼臣忠”也是相互的、对等的。把《孝经》关于“谏诤”的问题联系起来,就更加清楚地看到,把“忠君”解释为对皇帝的绝对服从,并不是孔子的思想。今天,皇帝们已经被送进历史博物馆,我们讲“忠”,就是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需要指出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组织原则,都不允许“效忠于某某人”的行为,这是党的纪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所不容的。


     二是要弘扬忠实诚信的时代精神。孔子讲“忠”,常常和“信”字连在一起,例如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他认为,言语忠实诚信,行为坚定敬业的人,虽然是到了尚未开化的地方,也能行得通。由此可见,“忠”字包含有诚信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忠诚”一词,就是典型的一例。办事讲忠诚、讲诚信,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时代,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地需要,这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移孝作忠”,对于加强干部的考察、选任、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孝经》态度鲜明地鄙视那种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他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的人,认为这种人违背道德人伦、专司逢迎拍马的无耻行径,虽然可能一时得逞,但是君子却并不看重这种卑劣的行为。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这种人的影子,他们在家中不孝敬父母,甚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都搞得一团糟,而在官场上却凭借投机钻营的本事青云直上。当然我们更要看到,许多这样的人最终还是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这就足以说明,《孝经》关于孝是人的一切品德之根本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孝道所体现的是人性、人伦,它是一块“试金石”,在它的面前,各种阳奉阴违的骗人伎俩,都将被识破;各种表里不一的华丽外衣,都将被撕掉。我们强调在干部任用上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仿效一下古代“举孝廉”的做法,在干部考察中仔细查一查他们“八小时之外”的表现,特别是看一看他们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妻子儿女,这对于全面、客观、正确地识别和使用干部,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坚守孝敬父母、忠于职守的观念,有利于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孝经》认为,谨慎行事,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誉,不给父母造成伤害,这是尽孝的重点。如果能建功立业,从而使父母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更是“大孝”的行为。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也到处充斥着诱惑和陷阱。一个人,尤其是掌握某种权力的人,如果心中有父母、有妻子儿女、有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就能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免疫力,不被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奢糜生活所击倒。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是很有道理的。关于“百善孝为先”,我们已经讲得很多了。关于“万恶淫为首”,有人先是把这个“淫”字偷换概念,曲解为“男女之事”,然后批判这句话是否定人类的繁衍。这种把戏并不高明。毫无疑问,“万恶淫为首”的这个“淫”字,是指不正当的性行为,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常识。看一看如今倒下去的那一个个贪官,绝大多数都是先在“淫”字上被打开缺口,然后一步一步走上不归之路的。如此看来,把“淫”视为万恶之首,并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