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过春晚歌曲《六尺巷》,你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

 THWYXN 2016-04-05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猴年春晚,由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赢得了众多观众的点赞,温暖歌声背后讲述的人物故事、蕴含的传统文化更是精彩感人。

六尺巷的故事
       史料记载,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安徽桐城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氏为邻,吴家越界占用,引起两家纷争。张英家人便修书一封送给在京城的张英,请示定夺。张英提笔批诗一首寄归。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言恳意切,情操高古。家人接书,遂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深感其义,亦退让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这条六尺巷,有了这一传诵千古的六尺巷佳话。

  故事中的张英何许人也?又为何如此谦和礼让?

父子宰相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名臣,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进士,历任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张英为官谦和礼让、供职勤谨,凡有关民生利弊、四方水旱之事,皆知无不言,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虎父无犬子。张英的儿子也相当厉害。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观众肯定对康熙、雍正身边的一位重臣印象深刻。电视剧中的这位重臣气质儒雅,遇事波澜不惊,处理各种重大问题沉稳细心,他就是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张英之子,字衡臣,号砚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历任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及户部、吏部尚书。入仕为官长达50年,“历得三朝,遭逢极盛”,和其父亲张英一起被誉为“父子宰相”(清代不设宰相,但张英、张廷玉都担任过大学士之职,张廷玉还出任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

  同父亲的六尺巷故事一样,张廷玉也有一个礼让的美谈。

“父子让探花”的故事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长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阅至第五卷时,觉得该卷字画端楷,文意绝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场的大臣皆称评定公允。待折卷时,方知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张廷玉得知后,立即奏请雍正换选他人。但雍正明确宣布,他所选拔非常公允,并非知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张廷玉仍再三恳允“以此让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便是脍炙人口的张廷玉让探花的故事,和其父六尺巷让墙故事一样为世人所感佩。

两本家训名篇
  除了做人和为官上的一脉相承,父子俩在治家方面也“神同步”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家训。

  张英把自己一辈子修身心得总结为家训《聪训斋语》,提出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纲,并且把整部家训的精神概括为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张廷玉继承和发展了父亲张英的治家和为官理念,加上自身数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的处世经验和人生感悟,同样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部家训名篇《澄怀园语》。

  两部家训饱含父子两代人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现在读来依旧发人深省,启人深思,试摘取一些片段,与大家共赏析。

读书作文
  读书很重要。张英指出,读书可以增长道心,可以养性。“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为人生颐养第一事”。

  那么怎么读呢?
  读书作文须凝神静气,目光迥然,出文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之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张英认为读书写文章,都要聚精会神沉得住气,要把握好题目和文章大纲,切忌陷入云雾之中,不知所以然。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先定好文章主题、拟定好框架结构,才能心中有底,胸中有壑,下笔如有神。关于读书,张英告诫不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要精读、熟读几本书。这样才能要用的时候信手拈来。假如每本书都蜻蜓点水、一目十行,看过也会忘掉,于自身无多大益处。张英说,这就好比带着一帮没有经过操练的士兵去打仗,等到上了战场全用不上,白白浪费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没什么两样。
张英家训、行轴

清正廉洁
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官至“宰辅”,均提倡“廉”字当头。

  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始终保持清廉。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也因为有他的保护和举荐,或者免遭不测之祸,或者得到重用。但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一个是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的。
张英《让墙诗》

  张廷玉要求子孙后人做官“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张廷玉长子张若霭为内阁学士,工书善画。一次,张廷玉看到僚属的一幅名画挂在张若霭的书斋中,知为僚属投其所好,便正色道:“我无介溪之才,汝乃有东楼之好矣。”“介溪”是明代权相严嵩的号,“东楼”是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号,严世蕃为侍郎,依仗其父为相,招权纳贿,终被处死。张廷玉以此类比,使张若霭深为震撼,赶紧送还名画,从此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有违家训了。

礼让谦和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左氏曰:“让,德之本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张英主张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他言传身教,自己居乡时,“厚重谦和”与人相交,一言一事,考虑“皆须有益于人”。他晚年在龙眠山构筑“双溪草堂”,与乡民相处,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间老人的身份与百姓交往。往来山中,遇到担柴人,他便主动让路,予人方便。

节俭省用
  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啬之义,方有余地。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此处富之道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张英把“俭”的内容归纳为“俭于饮食”、“俭于交游”等八个方面。他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他在致仕归乡之后,“誓不著缎”、“不食人参”。不管是暂住乡里,还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开支费用,精心筹划,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月底总结所余,“别作一封”,用来应付贫寒之急,或者多做好事一两件。他对京师同僚“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深感不安。他六旬之期时,反对家人、学生、同僚为他贺寿,与夫人商量,用设宴之资,“制绵衣袴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

  张廷玉同样生活俭朴,他住在皇帝赐居的戚畹旧园十余年,连日用器具都不全,以至同事亲友“多以俭啬相讥嘲”,但对百姓疾苦,却忧戚在心,必欲尽力以解困。康熙四十八年,桐城东乡陈家洲遭受水灾,他立即动员兄弟子侄捐款捐物,赈恤灾民。雍正十一年,他回乡祭父,途径河北时发现水灾严重,旋即奏请朝廷开仓赈济。此后又将祭父所余银两捐修了桐城东门外的“良弼桥”。乾隆四年,他得知乡里欠收,贫民乏食,立即驰书家人捐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精心筹划,以成善举。
良弼桥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张英张廷玉父子的言行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平时多一些与人为善,少一点争长论短,恭敬谦和、宽以待人,生活就能多一点乐趣,少一些烦恼。(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纪小兰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