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引申为温热、上升、光明的性质特点的事物现象。 五行中火对应心、小肠及三焦、心包。 君火,心和小肠;相火,三焦和心包。 君火,心;相火,肝、肾。 【心】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心生血——水谷之精经心火化赤为血,即“奉赤化血”; 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缓,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与夏气相通。 【小肠】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主液——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小肠主受盛化物,主吸收,泌别清浊。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找解决办法。 【三焦】 为体内油网,以肚脐、胸膈为分界分为上中下三焦。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心包】 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属于脏。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温病学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机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 【五行生克】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克金,年尾数逢8,岁火太过,暑气流行,肺金受邪,重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与它有关;出生年尾数逢8,常常出现肺系统(包括皮肤、大肠)的毛病,也因为肺虚。 ★水克火,肾制约心,肾水上济于心,可防止心火之亢烈。 夏季气候炎热、生机旺盛,为阳气最盛的季节,气血运行相应旺盛,活跃于机体表面。违背了夏季自然之道,会伤“心”。因而当顺应夏天阳气旺盛这一特点,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情志上不过分压抑自己,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而伤正气。 养心多吃苦的东西,苦入心,对清心火、清内热都很有好处。同时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还要多吃些解暑利湿、健脾益肾的食物,尤其三伏天湿气较重,人们更容易出现脾虚,建议多吃豆类食物来补益脾气。夏季最后30天是养脾健脾的效果最好,此时大地进入成熟阶段,谷子灌浆瓜果差不多快熟了,可多吃成熟的蔬菜瓜果。 夏季为散发季节,不要怕热怕晒,该出汗时出汗才能让气血通畅,秋冬才能收藏。因而最好不过度使用空调,因为空调会打乱人体机能,抑制散发,从而加深寒气。每天要早点起床,适度晚睡,适应夏季养长之气。重视午休。 本文未完。 先后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及中西医临床专业。 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后拜师于山中大德,跟随师父学习中医心法。 目前研究方向: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学,五运六气与先天体质学,中医美容与抗衰老,中医结石病与妇科不孕证的调养。 |
|
来自: miki1989 > 《泽正3:五行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