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修辞艺术

 杏坛归客 2016-04-05

一语生花见精神

——古诗词中的修辞艺术

李凌起

 

解题指导

修辞,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对语言的锤炼。从广义上说,古诗词中的炼字、用典、修辞手法等均属修辞范畴;从狭义上说,一般则仅指修辞手法。在此我们探讨的便是其狭义的内涵。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有文采,更富内涵,也可以使描写的景物更生动鲜活,所意境更鲜明灵动,还可以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为真挚动人。经典的诗歌,有许多便是以其修辞取胜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对比兼比喻的手法,以有形之水写难画之情,将与朋友的深情厚谊表达的淋漓尽致。再如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修辞,将自己的绵绵愁绪比做东流之水,既形象又贴切,其亡国之悲也表现得无以复加。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此类名句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在高考中,对于古诗词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是最赏的几种,即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双关、对偶(一般会在词中考查)、比兴(一般会在乐府诗中考查)等。从命题方法上来说,常翙的有以下几种:
   
1)某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2)某处(或全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问法,考的不一定就是修辞,但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从修辞角度开始考虑,有时,只要答出修辞就是得分点,甚至是全部答案。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我们第一要会分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点不再多说。如果要求具体分析,首先要回答这种修辞体现在诗中的什么地方,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在分析表达效果时,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基本的修辞效果,如生动、形象、含蓄等,其次要注意分析其表现的形象或意境的特点,最后是考虑对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

典例剖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应问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问题: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了比喻(或比兴)的修辞手法。作者在此,以明月喻人,满月渐损,清辉渐减,恰如人逐渐削瘦,比喻含蓄委婉而双形象贴切,表现了思妇对远行游子的真切思念。

解析:《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赋得是一种诗体。诗人取古人成句为诗题,表现的是一位思妇对于游子的思念。前两句是从侧面写,表现游子一去之后,女子了无心绪,无心纺织;后两句是从正面写,直接表现思念之情。妙在比喻的运用,明月可以比作女子的美貌,因为思念而日渐憔悴,想象新颖独特,富有新意。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应问题。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问题:诗的最后两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乱点莓苔”与“偶粘衣袖”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落梅不丧命运的同情与慨叹。东风掌柄,忌梅孤高,是拟人,同时东风也暗喻当权者,梅暗喻不得志的才士,此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谴责,实质上是对妒贤嫉能的统治者的愤懑不满。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落梅的不丧命运,来表达自己对当权者妒贤嫉能的不满。首联写落梅的凄凉,颔联联想到先贤的不幸,颈联写落梅命运的不幸,最后点出造成落梅不幸命运的根由。以梅暗喻那些不幸的才士,以东风暗喻当权者,诗意并不难理解。难点是品味颈联中的对比,多数梅花被弃于莓苔之中,只有少数能偶粘衣袖,这种对比就突出了其命运的不幸。

新题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中的松具有怎样的品格?请具体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刚直,端正,不畏风雪严寒,保持本性,坚贞不渝。面对狂风愈显刚劲,冰霜严寒,终岁不改端正之姿,这些描写都体现出了松的品格。

2)运用了托物言志和比喻的手法,以松喻人,赞颂了堂弟坚贞高洁的品格。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别周记室诗

王胄

五里徘徊鹤,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意凄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泣竟无言。

1)本诗的开头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有人说:“全诗没有一句言别的话,可伤别之情渗透纸背,且情景宛然。”试结合诗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案:

1)运用了比兴手法。“五里徘徊鹤”表惜别之时的难舍难分之意;“三声断绝猿”表现无限伤感之情。

2)这两句写本该送给朋友几句临别赠言,但被浓重的离情梗塞,唯有以袖掩泣,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了。虽无分别之语,但写尽离别之态,将无限的凄切惜别与不舍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水

于谦

东风鼓浪散轻冰,万顷玻璃一望平。

白鸟飞来分细榖,锦鳞惊跃破浮冰。

临流画阁图中见,载酒楼船镜里行。

安得天瓢都挽取,化为甘雨润苍生。

1)这首诗的前三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做具体赏析?

2)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运用了夸张、比喻、借代等手法。以“万顷”写水面,是夸张,极言水面之广阔。以“玻璃”和“镜”比喻春水,极言其清澈澄净。“锦鳞”借代鱼。

2)作者由春水联想到甘雨,进而想到苍生,表达了作者济世利民的伟大抱负。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

杨基

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柳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词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案:

1)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将柳赋予人的情态进行描写,并且又与舞女形象形成对比。描写了春柳轻盈、婀娜,姿态美丽,但又满含春愁的形象。

2)作者表面是在叹息杨柳一年中的宝贵时光正在轻黄时分,实则是在叹息人生的最美时光正在青春,而这美好时光总是易逝。

5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双调】 殿前欢

大都西山

唐毅夫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1)在这首曲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西山的,试具体分析。

2)尾句“西山看我,我看西山”,让你想起李白的哪句诗?体会其中的意趣。

答案:

1)拟人、比喻。“不许俗人看”写山也有灵,似在故意遮住真颜,不让俗人看到,“西山看我”,更是让西山有情,对我认真打量。“雨髻烟鬟”写秋云带雨,似为西山梳就鬟髻,比喻奇特。

2)“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西山看我,我看西山”,此时诗人已入物我合一之境,完全陶醉于西山美景之中,山与人已成为相知的朋友,彼此深情凝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