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个月收割5个offer

 jank_wj1969 2016-04-05

敲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刚参加完Yolanda发起的智囊团面试活动,一下午的聆听和交流,让我不由地回忆起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求职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尚未步入职场的菜鸟,我没有任何资格炫耀自己的浅薄经历,只是想借智囊团的平台,与正在找工作或即将面临找工作的同道中人分享我这大半年的所思所想。

我是应届小本一枚,但在大四去欧洲读了一个硕士学位,所以求职的身份是已经拿到硕士的应届本科生。

鉴于我的奇葩经历,每次都要和HR费尽口舌解释一番,才能除去他们心中一千个问号。我的方向是法律,目标工作是非诉律师(即不出庭但是处理商事问题的律师)。

2015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从大牛市到股灾,就业形势也随之一落千丈。对于紧随着实体经济脉搏呼吸的法律服务市场,情况就更加严峻:交易变少、报价降低,而法科生毕业大军却依然浩浩荡荡地嗷嗷待哺。我,就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放弃继续深造,决定进入职场。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曾有过每日每夜一有空闲就盯着招聘信息发呆,绝望地沉溺在“自己还没有工作就要失业”的想法中无法自拔;也曾有过实习期间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同时,依然利用间隙的碎片时间在国贸的各个大楼之间辗转面试;更有过被老板告知今年可能没有留用名额时,对着凌晨的CBD的车水马龙彷徨无助。

但我记得更清楚,一次在赶场笔试的车上,Uber司机对我做出的加油手势;在我几近崩溃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父母在电话那头“没事儿,大不了咱回家”的安慰;实习期间加班到半夜,同事、老板和我推心置腹的长谈。

这些鼓励、宽慰、建议都构成了我每一天醒来继续奋斗的动力,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希望中燃起对梦想的执着。

我不再摇摆不定地考虑去当公务员或者进入企业。既然成为国际律师是从大一起就心心念念的目标,为什么要因为就业形势而放弃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和方向。

于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到如今,我已经陆陆续续拿到了五家英美律所的实习offer或者工作offer,并在不久前签下了心仪了五年的国际律所。

我从来不是牛人,但也许,我一直有股“牛”劲,并且坚信,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以下几点,是我作为一个应届求职生想与诸位分享的点滴。

一、认清自己,找准定位

找工作好比找对象,首先,我们得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会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位。以我为例,我喜欢挑战自我,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和人沟通,执迷于逻辑性强的事物。

因此,我对自身的职业规划,首先就将公务员、国企系统排除在外,不是说公务员系统不好,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硬逼着爱吃素的兔子大口吃肉,兔子是会不开心的。所以我这只兔子即使听闻过肉味的美妙动人,但天性使然,面对肉食依然无动于衷。

找工作是为了什么,养家糊口亦或实现自我发展。若只为了前者,恐怕就要偶尔牺牲一下个人喜好了,但如果不单纯出于讨口饭吃的状态,我们是不是就要稍微追求一下人生的发展意义,简单而言,就是是否与这份职业match,毕竟职业道路占了人生四分之三,气场相合才能情投意合。

我身边太多朋友都因为家庭压力,放弃了自己想追寻的事业,或者“归老”田园,或者遵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一份稳定的职业。稳定很好,只是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地被迫“稳定”,到头来依然不开心,这样的人生,是否又是我们所期待的人生呢?

所以,我浅薄地以为,知道自己是谁,适合什么,才是开启求职道路的第一步。否则,如果没有重点、没有规划,只是乱投一气,好的结果是稀里糊涂被录取,开始一份自己不了解的工作,糟糕的情况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求职失败不说,对自己的方向认识更加混乱,最后病急乱投医。

二、简历展现最好的自己

注意,是“最好”的自己,不是“最假”的自己。编造假经历大概是所有用人单位最忌讳的一点,因为可以不优秀,但不能不诚实。而且,火眼金睛的HR一旦把漏洞识破,假经历是很难用连环的谎言自圆其说的。即便自圆其说,真正开始工作了,问题也会日渐不言自明。

怎样才是最好的自己?放张惊艳全场、倾城倾国的简历照,还是洋洋洒洒几大页纸,把小学扶老奶奶过马路得小红花的经历也列上?

我再次浅薄地以为,颜高是加分项,但简历必须根据单位的情况依次突出重点。哈佛耶鲁名校学生的简历大都言简意赅,不会超出一页纸。

最简单的例子,我的职业目标一直是做个律师,但我曾经一度把在德国公司市场部的实习经历放在简历的前端,这,或许就是个不太明智的选择。因为即使实习真的非常高大上,与我所找的工作没有太多关联,在HR的眼中也会是废话一句。

此外,人都是有自恋情节的,我们在辛辛苦苦做完简历后,常常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这种时候,就一定需要旁人的指点了。把简历给其他人看看,也许在他们眼中,你的表述或者你的经历就不再那么赏心悦目了。

我曾经受到一位学长的指点,他明确告诉我要用数据说话,无论是校园活动经历,还是过去的工作经历,如果能用简介明了的数字说明问题,大多数时候都会比繁复冗长的一段话更直接有效。

关于简历的制作,是个不可小觑的大工程。从遣词造句,到排版格式,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职业,可以参考网络上的模板,但百度文库里最直接的模板往往不太有效。

英文模板可以参考国外很多大学网站上免费提供的大牛简历,对照自己的经历删删改改,至少在格式方面做到全面专业。

三、面试扬长避短

在分享会上,有个朋友提出,面试其实是一场表演。我一半认同,一半否定。面试是展现自我的过程,但却是本色出演的过程。

如果纯粹地去扮演一个不熟悉的角色,即使没有弄巧成拙,也容易在日后本性毕露。在面试中,我们所需要的是真诚地与面试官会话,而不是单纯地被考察。

在被问及缺点或者不熟悉的话题时,不妨坦诚地与面试官探讨自己的问题,但是在陈述缺点过后,一定要学会将缺点转化,或者表示自己渴望改变这一缺点的决心和努力。

有次面试,在被问到自己明显的缺点时,我回答,“自己的缺点就是不太会拒绝别人的求助,从而导致自己可能在工作中失去主次,不过这也是因为我不希望辜负大家的期望,当然,我已经在不断吸取教训,开始学会say no。”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样的回答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试想,如果我的答案仅仅是,我的缺点就是“不会拒绝人”,此刻的面试官怕是已经被我的自恋雷得外焦里嫩了。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也许多数人都会觉得此人装逼得无药可救。

再设想,如果我的答案是“不会拒绝人,而且从来学不会拒绝人”,那也估计凶多吉少了。有缺点不是错,没有改变缺点的决心或者一丢丢尝试改变的努力就是大错特错。所以,战略性地化短为长,再略表决心,这样积极向上的好员工,谁不想揽入囊中呢?

四、调整心态,缓和气氛

我曾有一次尴尬百出的面试经历。在一次视频面试中,我所在的会议室非常高端霸气上档次,以至于面试结束,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我竟找不到出口的门。

于是,我在门前火急火燎找了五分钟最后被工作人员解救出来的全过程,被视频那头的香港合伙人一目了然。彼时的我,已经不再乞求出现地缝把我藏起来,而是希望天上一道闪雷直接把我这个大傻叉消灭掉。

但是,我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转向了已经笑到地上的合伙人,对他们微微点头,然后自嘲了一句,再掩上门万念俱灰地凿地三尺。

也许是最后那句自嘲,也许是装得还从容不迫,我最终竟然顺利地拿到了这个offer。当然,也不排除是合伙人觉得我蠢萌可爱,有极大的进步发展空间。

通过这段黑历史,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面试没那么可怕,也许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去主导面试的情绪和氛围,将整个环节转换成愉快的聊天或者交流,在容易尴尬的场合保持镇定,不要害怕出错。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想想我在门前找了五分钟门还被全过程围观的经历,大概胆儿就肥了。

五、坚信努力的意义

我不是个喜欢励志的人,但这句话我一定要说,即使暂时看不到结果,海投简历无望、面试频频杯具,也必须坚信,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下一次的前车之鉴,都不会是对时间的白白浪费。

求职是个需要些运气也需要些缘分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有足够底气说,尽人事知天命的时候,就已经离收获offer不远了。

这篇拙文,献给所有在求职的朋友,愿你我都奋斗在最向往的道路上,找到一个气场相合的工作伴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