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山里的茶之味 文 | 物道 翁隆顺是迄今为止有记载的中国最古老的茶号。而这件事情,除了他们自己,并没有太多人知晓。每年清明雨雾中,上山采摘最好的茶叶,因循旧法制茶 ── 这样的工作在这个家族中延续了18代,近300年,从未停止。不因沉默而止,不因无闻而废,什么是传承?他们说:“生活就是传承,茶是生活,所以传承。” 当我们遇到翁隆顺茶号第18代传人时,并不知道这个茶号曾经显赫的历史。我们对他们的所有认知,是从那一杯刚制好的龙井茶开始的。 黄绿色的芽叶肥硕粗壮,在85度的水中翻滚舒展,宛如山林里的翠鸟。明亮显黄的茶汤上漂浮着细细的绒毛,这是明前头茬茶的最佳表现。一口下去,豌豆香、花香从喉头冲上鼻腔,就像喝下了翁家山最明媚的那段春光,在舌尖余下了鲜甜的风。 当我们惊喜地向翁家人描述这个味道时,他们淡然而骄傲地笑了,他们说,这就是翁隆顺延续了300年的茶味 ── 鲜、活。 中国最古老的茶号 翁隆顺茶号,位于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产地之一的翁家山,由杭州人翁顺臣独资开办。民国22年,即1933年《杭州市经济调查》资料显示,一张杭州老龙井翁隆顺茶号的说明书云:“敝号设铺于老龙井已历七百余年。特采就地狮峰芽茶、龙井春前、明前莲心、……自采自制,以冀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庶免鱼目混珠”。这是有据可查的杭州乃至中国最早的茶号。 这段历史在今天的大数据信息时代被湮没得只剩下只言片语,我们不知道翁隆顺茶号曾是皇家的指定贡品,我们不知道北京张一元茶行指定入京的龙井茶就是翁隆顺的茶,而我们更不知道的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庶免鱼目混珠” ── 这样的品质要求在翁氏茶人中坚定地传承了300年。 会唱歌的龙井茶 翁家山是狮峰山的延绵山脉,海拔近350米,这里的茶树在参天森林的庇护下生长。云雾、雨露、阳光在这里交汇,混合着森林的花香,翁家山的茶树有着最为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这是翁家山龙井鲜甜的来源,而活的茶味就要依靠翁家人在采摘和制茶时的坚持来赋予。 【采摘】 清晨5点上山采茶,3万6千棵芽头,一天只采4斤,成品后的茶叶一斤不到。而所有的鲜叶都要在10点前采完,因为阳光会使茶叶生长,只有避过中午强烈的光照,才能采摘到大小均匀的鲜茶。 茶树经历三季的养分酝酿,每年只有在春天时才会启动采摘的仪式。和其他地方不同,翁家人不会在茶树刚抽芽的时候就去采摘,而必须等到茶芽饱满合适时才开始,他们说,茶要在最好的时候采,不能急。 【古法制茶】 所有采摘好的鲜茶在第一时间送到山脚下铺开晾干。 然后进行古法手工炒茶。在翁家,有句老话:“茶不离锅,手不离茶”。翁家人在炒茶时其锅温可高达200℃。明前龙井,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其抖、搭、压等手势必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然后就是回锅,将炒青后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编上,待其自然回潮。辉锅是茶叶成型的最后一步。将回潮后的茶叶继续放回锅中炒,使水分小于5%。 翁家第18代传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茶是活泼的,是会唱歌的,因为手工炒制时,茶人会根据茶叶的状况随时调整手上的力量和状况,所以茶叶是鲜活的,喝到嘴里才能如沐春光。 好好喝茶就是一种传承 翁家传人说,从她有记忆开始,明前采茶的步骤和仪式一直都是如此,无论世事变幻,技术革新,这些坚持从来没有废止过。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 在最好的时节,采摘最鲜的茶叶,制作最活的龙井,好好喝一杯最是春光明媚的茶。300年来,翁隆顺茶号从未改变的就是这一杯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