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头条 | 7小时收入顶1年工资,是学校破产还是教师下岗?

 成翁 2016-04-06


“一小时收入18842元,在线辅导教师收入超网红?”这不是神话!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在线辅导老师王羽的课程清单,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王羽老师一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这个薪资甚至超过当下火热的网络女主播。

根据该图,王羽老师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达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如果按在线教育平台扣除20%分成计算,该老师7个小时的实际总收入超过了6.7万,几乎是一个普通学校教师一年的收入!

然而……教育局发声,此类行为是禁止的。

某地教育局负责人称,虽然“线上辅导”是新生事物没被列入其中,但应属于“在校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所以是被禁止的。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反正不合法,引起了大量的争议!管的了,还是管不了,该不该管,该什么时候管?

为什么一名普通老师,可以有这样“点石成金”的效应?

实际上,在线辅导课程的单价都很低,培训师的高收入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聚沙成塔”效应。连接着每一个人的互联网就是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可以把大多数人不多的付出,汇聚成少数人的巨额收入。原来是因为大家都愿意听,愿意为这样的好老师付费,这也是一种民意,也是一种考核,我愿意把钱付给你,谁管得着?在互联网时代,“南郭先生”们再也混不下去了!

滴滴快的颠覆了出租车行业,移动互联网要颠覆性创新教育行业,好怕怕!

老生常谈的话: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距离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天然受不到好的教育,导致学生们在同一个蓝天下,却要用不同的试卷考试,不得不让考生大省吃亏(山东、河南等省的分数要比别的省份高很多,天然的不平等),等等,不一而足!

幸运的是,互联网+的时代来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可以让我们天涯咫尺,互联网能够让很多不具备条件,或者是条件很差的地区和学校,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因为互联网的资源,人人可以共享。

更有趣的是,全国的名师资源有限,通过线上的分享,就能让我们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同样质量的教育。高等教育亦如此,社科院的张斌讲授说,将来依托互联网,一门专业的学科,比如会计学全国可能只需要十几个甚至几个顶级的会计学教师就可以了。而许多普通而平庸的讲师只能做互联网教育生产线上相关的支撑和服务工作。或许,庸师们下岗的日子也为之不远了!

美国的天才少年们的成功实践,已经在重新定义和颠覆传统的学校模式。

15岁的杰克,研究出了一项新的胰腺癌检测方法,颠覆了沿用60年之久的胰脏检测技术,该方法比现行的诊断方式快168倍(只需5分钟出结果),也便宜26000倍(只需要3美分),准确度却提升了400倍。17岁的伊斯顿,发明意念控制的机械手臂,一个残疾人如果想要安装一个可控制假肢需要8万美元。他的发明,让可控制假肢的成本降到了只有500美元,而且更加的轻便,实用。

杰克和伊斯顿都是通过网络时代的两大利器:google和维基百科,自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互联网提供的免费的、系统的、可检索的浩瀚知识,已彻底改变了知识从学校获取的狭窄通道,并持续淡化并最终改变学校所授予学历文凭的价值和意义。

谁不努力,谁就会破产、倒闭、被淘汰,包括我们的学校和监管者们!

思想是21世纪的货币,只要你有新的想法,你就可以创造财富,用智慧的思想构建教育的互联网,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并完美地与体制内相融合,这样一种方式会大量复制。

在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教育者应该拿出行动来,教育主管部门要开放,学校要不断开放,互联网连接了一切,我们的资源必须开放,我们问题也要开放,我们的围墙更要开放。考虑怎么样让技术走进我们的管理理念,走进学校,让这个社会普遍都在使用的工具,能够为学校所使用?否则,我们的学校也会破产,因为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垄断性的教育资源将会被撕得粉碎!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导入,未来的学习可以更加满足个性化需要,让孩子在最适合学习的时候学习,最适合锻炼的时候锻炼,这个方面的时间,按照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调整,这才是教育变革的未来,没有个性化的引导,难以造就有创新意识的个体。

知难行易,早点觉悟,就会少点痛!

为了孩子,也是救救孩子,加大教育深化改革的力度!要让从线下到线上到现场的混合式学习成为常态,大力推进学习者转向创客的创客教育。让教师从学科经验向跨界思维转变,否则,在线教育的鲶鱼会让学校破产、教师下岗成为新常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