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臓象

 願隨身 2016-04-06


闲聊臓象

 

“臓象”一词,不知从何时起,换成了“臓腑”,如此一换,便失去了“臓象”的意趣。“象”,是中国古人特有的概念,相对于“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知和推演。比如天象、卦象、脉象,天象是从天体的运动中得到的“象”,卦象是从卦画中得到的“象”,脉象是从脉搏跳动中得到的“象”。古人云“大象无形”,不是没有形态,而是不执著于形态,即佛家所言“不住于相”之谓。学习中医,首先就要建立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要学会并善于从形态上去感知和推演这个事物的“象”,然后将之延展并加以运用,这就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

 

    古代的圣人、长老、巫觋、太史令们,一代一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用的就是这样取象比类的思维。古人将观察思考所得很巧妙地用到各个方面,用于人身,即为医学,用于建筑,即为风水学。

 

    现代科技已经证实,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单位——DNA,是双螺旋结构。这一结论公布后,西医界尚好,中医界可是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一结论暗合了中国很经典的一张图——太极图。于是,中医界越来越多的人以此作为论据,来说明中医太极阴阳理论的正确性。却不知,DNA也好,太极图也好,只是一个现象而已,并非原因。我们现代人的思维恰恰就局限于此,见到一些现象的时候,缺乏追问到底探本求原的精神,往往会把一些较深层的现象归结为原因。比如经常有人说:太极螺旋运动是科学的,因为DNA是双螺旋结构,那么请问:DNA为什么会是双螺旋结构?

 

    经云:在天垂象,在地成形。要了解地球的奥妙和地球上人的奥妙,首先要了解天体运动的奥妙,然后取象比类,应用于人体。有一个纪录片,详细解释了土卫二E环的形成过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引力作用下的螺旋式运动。中国的古人没有先进的观察仪器,看不到土卫二神奇的E环,却凭一双肉眼看到了荧惑星的留守与逆行,这个后来被称为火星的太阳系第四大行星,从地球人的眼中看出去就是螺旋式运动的。还有金星,我们的祖先在战国时代就发现了金星的留守与逆行,也是螺旋式运动的。事实上,太阳系的五大行星与地球一样在围绕太阳旋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只是各自的速率或快或慢,从地球上看出去,就有了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的螺旋式运动,由于火星和金星更容易用肉眼观察,就有了关于荧惑星和太白星的详细记载。我们现在将之归为万有引力的作用,古人的智慧却很明显超越了万有引力这样的物理定律,直接将人置于天体之间,既然天体的运动遵循这样的规律,那么人体处在天地之间,集天地灵气于一身,势必也受到这样一种规律的影响,古人将这种规律称之为“道”,将这种影响力称之为“气”。用我们刚刚说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很容易推演出人体内部的运动规律,即“气机”。

 

    既然我们观察到的天体都为圆球体,那么地球一定也是圆的;既然天体的运动轨道都是圆的,那么人体的气机运转也一定是圆的;既然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螺旋式运动,那么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相互作用,一定也是螺旋式的。

 

我们来看看古人眼里的天地之象:  

              

        闲聊臓象                    闲聊臓象

         这是地球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闲聊臓象              闲聊臓象

      天地之间的螺旋气化              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

 

 

在古人的概念里,地球为中心,取象比类,人体五脏脾为中心,土地之象,长养万物;心在上,太阳之象,主宰一切;肺为华盖,天空之象;肝在左,草木之象;肾在下,水之象。在下之水,在太阳的照耀下,蒸腾而上,化为云气,所谓“地气上为云”;升至天空,遇金之冷,凝结而下,化为雨露霜雪,所谓“天气下为雨”。草木下汲水气,上承阳光雨露,中生和风,乃阴阳水火交汇之道路。我们闭上眼睛想一下,在古人的理论框架里,人体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风和日丽,水火交融,山川秀美,草木繁茂,真是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闲聊臓象

五臓之象

 

知道了五臓的象,再去理解五臓各自的功能,就容易的多了。我们逐一来看。首先是心,心为太阳,君主之官,主宰一切,心得主要功能有二:一为主神志,一为主血脉。主神志好理解,宇宙间的太阳主宰着万物,岂不是万物之神?血脉相当于自然界的河流,水的流动和云雨的变化正是在太阳的作用下完成。

 

心为君主,肺为相傅。皇上稳坐朝廷,治理国家的诸般具体事务自当由宰相去打理,因此这个宰相是很忙碌的,分管着好多事情:第一是主气、司呼吸,高山之巅,与天相接,是天地之气相交换的一道门户,一呼一吸,完成一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由此而保持着人与自然的直接沟通;第二是宣发肃降,高山隆起于地面,宣发自然之气至于极高之处,然后又天气下为雨,肃降至地面,正是这一宣一肃,一升一降,自然界之清气才得以运转不息;第三是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地上的江河湖海全部发源于高山之巅,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肺既是水的源头,又通过宣发和肃降调节着水液的运行,宣则汗出,肃则小便利,一宣一肃,前言调气,此处调水,宰相之功,甚大矣哉!宰相分管的第四件事,是朝百脉,前面讲心主血脉,此处说肺朝百脉,皇上只管下旨意,丞相自然要负责具体安排实施,周身血脉领受了心的旨意,朝会于肺,然后再去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气、水、血,构成人体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都得接受肺的领导。除了这些,宰相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主治节。节的本意是指竹节,引申为节点,也就是重要的转关之处,每一个重大事件,或者重要的关节所在,正常发展的关节也好,激烈冲突的关节也好,又怎么能离得开宰相呢?肺就是如此,负责治理这些重要的节点。

 

治国以农为本,土地当然是头等大事,人身的脾胃也是头等大事,自然界土地容纳万物、长养万物,人体内脾胃容纳食物、化生气血,故中焦脾胃皆属土,脾和胃合称为仓廪之官,为人身后天之根本。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饮食物通过口腔进入胃,在胃中完成初步的消化,由大变小,由颗粒状变为糊糊状,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然后,接下来的程序由脾完成,即从食物当中汲取精华物质,即水谷精微,再由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完成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故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饮食经过胃和脾的消化吸收后,精华的部分由脾负责升清,将清气上归于肺,由肺去通调;糟粕的部分由胃负责降浊,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中焦的太极旋转保障了我们后天所需的气和血。

 

脾的生理功能有三:一为运化,一为升清,一为统血。所有的江河湖海均在大地上按照一定的规矩在流动,不会乱跑,一旦脱离河道的束缚,就会造成灾害。人体之血亦如此,在脾土的统领下循行流注,如果脾气虚衰,失于统摄,就会离经妄行。

 

    木根植于土,土得木而达,木克土,木太旺则土崩解,自然界木和土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体内肝和脾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肝为将军之官,肝木之性喜条达,主疏泄。肝之疏泄,不仅可条畅气机、条达情志,且可促进脾胃运化,自然界木疏土之象也;肝木太过,则脾胃又受其克制,运化失灵,自然界木崩土之象也。所以人在盛怒之下和抑郁之时,都不思饮食,一为木气受制不能疏土,一为木气太过乘克脾土,不可一概而论也。

 

    肝的另一个生理功能是藏血,昼则疏,夜则归,调节着人体内所流转的血的总量,就像自然界草木之中藏着水一样,以此藏水来调节云雨。肝为刚脏,却是体阴而用阳,即肝木的本体柔而静谧,一旦遇事则将军之威立现,暴烈怒上,正如自然界之草木,平素湿润阴柔,有风则狂舞凌乱。肝之藏血,本体阴柔也,肝之疏泄,其用则阳也。

 

    肾为水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来源,均离不开水,一个星球上是否能够存在生命,取决于有没有水。人体的这个肾水,也必定是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所以,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就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之精,禀受于父母,主要的作用就是生长发育和传宗接代,这是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自然使命。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个作强、伎巧,不仅仅指生殖,泛指着一切动作,包括体力的和脑力。肾藏精、主骨、生髓,这个髓,在肾中叫“精髓”;沿着脊柱往上走,叫“脊髓”;汇聚于脑部,叫“脑髓”;散于周身,叫“骨髓”,脑为髓之海,从肾中沿着脊柱往上走的这个过程叫“河车搬运”。如果说心为皇上、肺为宰相、脾管农业、肝管军事的话,肾主管的就是工业,诸般伎巧皆由此出。

 

    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肺为水之上源,肾与膀胱就是地上的河流与沟渠,河流里走的是清水,沟渠里排的是废水,废水排出体外,清水润泽周身,再经心阳蒸腾,化为气,气升至高处,到口腔,又化为津液,灌溉脏腑。人体内水液的这一圈循环,与自然界水的循环何其相似!天人合一,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肾的第三个功能是主纳气。气有两种:一是先天之气,一是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叫“元气”,藏于肾中,后天之气又叫“中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肺吸进来的自然清气,一是由脾化生的水谷精气。纳者,收纳也。元气也好,中气也好,都收纳于肾。所以,虽然说肺主气司呼吸,但是呼吸之气能不能归于丹田,却取决于肾,此道家所谓“息息归根”也。

 

    现在自然界有一种怪现象,随着石油和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地球的肾水日渐亏耗,阴不制阳,水不纳气,地球表面温度持续升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禀天地之气,人类社会也越来越浮躁,感觉有一股气老在上面漂着浮着,总也沉不到底,人群中下虚上实的病症越来越多,好多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越来越多地光顾年轻人,皆因肾不纳气之故。在这样一种自然和社会背景下,很有必要练练传统的功法,打坐也好,站桩也好,太极也好,形意也好,等等等等,总要使气纳入丹田为好。

 

    五臓之外,还有一个臓,就是心包。心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包裹于心臓外的一层包膜,用来保护心脏。心为君主之官,君不受邪,由心包代受。心是皇上,心包就是紫禁城和御林军。与心包相对应的腑是三焦,三焦有名而无形,像一张大幕一样弥漫于周身,气、水在体内的运行都必须经过三焦的渗透。

 

    五臓之象大抵如此,讲的时候拆开讲,用的时候囫囵用,千万不可将五臓功能一二三四割裂开来,五臓本为一个整体,人身亦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相影响,地球与宇宙相影响,总是这一个浑浑朴朴的大圆球,谁也离不开谁。窃以为,学中医者,阴阳、五行、臓腑、经络、内经、伤寒及诸子百家,虽极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这种宏观整体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有了它,再去学习经典、体会古贤,自然妙趣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