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也曾被父母伤害过

 忘忧草4321 2016-04-06
娜写年华寄语

Hi,大家好,我是娜写年华~


如果你小时候也常被父母埋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请别怨恨他们,仇恨的种子最终焚烧的一定是自己。事实已经造成,不如多一点宽容、理解、和沟通。


这个世界很大,你的未来需要做好的是自己。


家喻户晓的《东方娃娃》杂志(2016年5月-2017年4月续订!去年征订的东方娃娃12个月已经到期,本月开始续订咯!月底之前寄出5月份期刊和所有赠品,一天不到一块钱,每个月包邮到家,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赠品随杂志一起哦,喜欢的可别错过啊。点击阅读原文或者回复“团购”即可查看。



上面这段视频在网上曾流传一时,大多数青少年的恶性犯罪都是因小时候父母对他的语言暴力引起的。无一例外,这些孩子的家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离异、侮辱、厌恶……很多父母不知道,你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很可能在未来埋下他犯罪的种子。


的确,许多人甚至没用心去学过怎么做父母,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一门课。必须跳出你过去的习惯与思维,你变成了孩子心中的榜样。但今天我们聊的并非是如何教育爸妈,因为我的读者中几乎都已成人,不管儿时父母对我们如何伤害,这些伤害已经造成了。如今再去改变他们已毫无意义。


所以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曾经面临过父母语言暴力的你,该去怎么改变自己的心态,以至于不让自己变成上面视频中的那些孩子。并且将来为人父母时,我们该如何相处自己的孩子。


不要再让你成为和上一辈同样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也对父母给的伤害耿耿于怀


文︱莫小叶

简书作者,微信公众号:叶不问(leaves-smiling),新浪微博@莫小叶smiling。



1


最近,闺蜜L比较心烦,一见到我就眼泪涟涟。


以为她和男票吵架了,正准备帮忙分析一番。


谁知,L告诉我,是和妈妈产生了歧见。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春节许多亲戚来串门,自然少不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


大家夸L出落得越来越漂亮,L还未搭腔,L妈就抢着说:哪有,那都是化妆化出来的


大家夸L工作找的好,L妈马上说:好什么,还不是给别人打工


大家夸L厨艺进展神速,做的菜色香味俱全,L妈搭茬说:平时懒着呐,干活儿没有一点儿眼力见儿。这次做好了,也是蒙上的


可每每说这些话时,她的脸上明明有着得意的神色,仿佛嘴上虽然一直在否定,但其实对别人的夸奖还很满意。


更让L不能理解的是,每次妈妈想要赞美别人,和人客套几句时,也一定就会把L带上。


比如,夸L表妹的衣服漂亮,最后就必定加上一句:“L就特别没眼光,不会挑衣服,买的没一件好看的


再比如,夸表姐聪明,赞美之词过后,也必定要说一句说:“L就不这样,又笨又傻的,一点不灵光。


似乎,在夸赞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顺带贬低L一下,方才能显示出夸赞对方的诚意来。


天知道,L虽算不上女神级别,可也绝对称得起美女二字;


工作稳定体面,收入不低,并且追求积极进取;


爱读书,文艺范,很有自己的思想;


生活中爱好广泛,富有情趣,最近还迷上了做菜和烘焙,并且一上手就有模有样。


可就是这样一个我们眼中好姑娘,却总是在自己的母亲那里莫名其妙的躺枪。她在妈妈那里得到的,永远只能是差评。


终于,在L妈第N次当着别人这样说时,她再也忍受不了,心里的不满全部爆发了出来。本来愉快的春节,最后却闹得不欢而散。

 

 

2


L妈的做法确实有些过火,可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每个父母的口中都会有那么几个别人家的孩子。面对别人的夸奖,他们已经习惯了接近于客套的谦虚。


这样的事,虽然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没有必要真的为此伤了和气。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介于不说心里憋屈,说出来又显得矫情之间吧。


我想,L说出来了,就会舒服了吧。谁知,劝慰了她几句之后,她反而哭的更厉害了。


她向我诉说起了小时候的回忆,我才意识到,问题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小时候,L妈对L的要求颇为严格。别的小朋友都会有零用钱,而L则完全没有。


一次,L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说好一起去买棉花糖,可是L没有钱。于是小L跑上楼,问妈妈要五毛钱去买棉花糖。


可是L妈严辞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是告诉过你么?不准吃零食!”L哭闹、央求,换来的却只能是一张冷脸。


于是,当别的小朋友一起举着棉花糖说说笑笑时,L却只能在一旁独自落泪。


L的家庭,绝没有贫困到给孩子买不起一支棉花糖。


当然,棉花糖只是代表。类似的还有爆米花、棒棒冰、洋娃娃……“富养女儿的观念,在L妈那里完全走到了对立面。


所以,L直到现在,都会觉得自己对金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敏感。哪怕是自己完全能够负担得起的东西,在在买之前也要在心里掂量好一番。


L妈似乎一直都以L的代言人自居。


一次,L和妈妈去外婆家,大家讨论晚上吃什么。当问到L的意见时,L妈却马上拦过去:不用问她,这么点儿个小孩儿,也能算个人?


还有一次,L体育课上抻了一下,回家和妈妈说自己的腰特别疼。L妈冷笑一声:你这么点儿个小孩儿,还能有腰呀?


当时的L虽然年纪小,却感到了来自成人世界深深的忽视。但她除了暗自垂泪,无计可施。


当然,L也有反抗的时候。每当这时,L妈的惯用方法是:我数到三……”如果L继续坚持,那么的话音一落,随之而来的便是躲也躲不开的巴掌。


从上学起,L的全部生活便是学习。L妈不让她插手任何家务,L想帮忙时,一律都会以碍手碍脚为由被哄走。


可是,上大学以后,妈妈突然开始说她懒,埋怨她放假在家好吃懒做,不能分担任何家务。


这样的事情让我想起,许多父母中学时绝对不允许孩子早恋。可一旦上了大学、开始工作,他们就马上开始着急了——你怎么还不恋爱?怎么还不带个男/女朋友回来?怎么还不结婚?


可是,可是,压根就没人告诉过我,该怎么谈恋爱啊!


我面前的L,梨花带雨。一边哭一边委屈的说:我努力的去学习,努力的去工作,努力的去做一切事,只为了成为一个能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女儿。可当我这一切做到时,在他们那里,我依然还是被忽视,被贬低。为什么做他们的女儿,就要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面前的,她无助得像一个小女孩,哭得让人心疼。

 


3


也许你会觉得,L的父母很不负责任。可是,他们也很爱这个女儿。


女儿生病时,他们也会悉心照顾;


女儿求学时,他们也会倾力支持;


女儿进步时,他们也会感到欣慰。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对孩子奉行三不原则——语言上从不表扬,精神上从不鼓励,心理上从不重视。


他们与孩子的交流,往往都是命令式、责备式、冷淡式


我把他们称之为中国式家长


在他们的的心里,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成为优秀的人,可是却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把他们培养得优秀;


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受教育,却不知道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得最恰当的;


他们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友善,唯独对自己的孩子过于严肃和苛刻。


而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确实在外人看来基本符合优秀的标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只是这种被满足了的虚荣,从来不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一切看起来都足够美好,只有这样长大的孩子本身,心里会径自存留着那些的阴影,还有那么一点点自卑。


如果,你也曾有过来自父母的伤害,那么你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莫小叶/完



先生结语
最后再分享一段视频。如果你小时候也常被父母埋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请别怨恨他们,仇恨的种子最终焚烧的一定是自己。事实已经造成,不如多一点宽容、理解、和沟通。


这个世界很大,你的未来需要做好的是自己。




本文转自:陈宗鹤先生(ID:czh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