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明诠_作品欣赏

 老樟xy67896789 2016-04-06

于明诠作品欣赏

 

    由于喜欢书法,在书法方面也多有涉猎,但因才疏学浅,不能悟道,到现在也不敢拿作品示人,真是惭愧之至。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对于书法,我会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充实,当有作品的时候,也会拿出来让大家点评,并向大家学习。这里只能拿于明诠先生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同时,谈谈本人的观感与理解。

    首先,感谢提供该图片的网站及提供图片的拍照者!因我不知道拍照者是谁,也忘了网站名字(可能是书法江湖网)。为了增加一点美感,本人对这些图片略加美化,留存文后,供博友们欣赏。

    关于于明诠先生,本人只是在中国书法杂志上看过先生的作品,读过先生的少许文章。后来也曾在一些网上,看到过先生本人的照片及先生的工作状态照片。从照片上看,先生的个子不太高,方方的饱满的脸,挺文雅可爱的一个人。新浪博主“如逢花开(http://blog.sina.com.cn/qi7010)”的博文中有一篇《老师在北京的书画作品展》的文章,大家可以查看,本人在此也就不再多加介绍。

 就从本人附录在后边的书法作品看来,于先生的作品时代感极强,也就是属于人们常说的“流行书风”一派。本人在此用“流行书风”一词,毫无贬义之意,恰恰是当褒义而用。不知哪位先生说过,“不能流行,也就没有入流”,这说明,“流行书”也得具有相当高的技巧及艺术修养,否则,是进不了流行之行列的。我赞成这样的话,但我也不反对“反对我说这话的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的学历、经历不同,人的境界就不同,不能勉强。但于先生的确出手不凡,达“流行书风”之高境界。

 先生的这些作品,隐隐透出了空灵的气息,真气十足,可以说有老庄之境界。本人曾经反复琢磨,用心临摹,但结果得到的是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境界这东西,不是随便可有的,即使你的功夫技巧得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进入这样的境界也是很难得的。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形式。还有其他一些研究中国文化的大学者,文化名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就说过,他在书法上下的功夫比在红学上下的功夫还要多。可见,书法,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拿起毛笔写字就是书法了。虽然书法离不开写字的功夫,但书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

 先生的这些作品,还透出一种稚拙的雅气。拙而不丑,拙而灵动,憨态可掬。读后,让人感到有一种令人久久不能离去的感觉。仔细欣赏这些作品,如果你进入了作品,无不被作品的这种高雅之气所深深打动。这种境界,难道是那些只知道拿起笔来练字的人,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所能达到的吗?呜呼——本人愚钝,求之不得!

 先生的这些作品,还透露出拙中生巧,巧夺天工的大智若愚的巧。到此,本人不得不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礼!于先生,你辛苦了!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像于先生这样的领军人,很难想象是个什么样子。中国书法有了于先生,中国书法也从此又开了一朵灿烂的奇葩!

 我不是在恭维先生,因为我根本就不认识先生。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只是愿意把我理解的于明诠先生,按理解的样子写出来,这有什么可以厚非的吗?于先生所能做到的这一些,不是仅仅人力所能为,这是风骨、气质、内涵、气象的再现!如果你具备了表现这一些的功夫和文化涵养等等,你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很难!

 孙过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句话道出书法家的情怀,道出了书法与天地大境界的相通之处。我不敢说于先生完全把握了这大道之理,但起码在不断地接近这一大道之理。他的这些作品就是明证!

 有些人说,先生的字是现代的丑书,毫无传统功底。我倒觉得说这话的人,恰恰是没有进入传统,或者说对传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已。这样对传统的理解,可谓狭隘至极!据本人了解,于先生对传统研究的还是非常精到的,可以说得传统之精髓。你看那,诡异神奇的用笔,那不是羲子在诉说情随事迁的感慨吗?你能说那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吗?

 先生这诸多作品体现出的空灵、朴质、率意、天真、稚拙、童趣等等,体现的是于先生的大气精神!准确的说,是体现了先生这个人本身!

 先生的字,线条内涵深厚,玩味不尽,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其结构新奇,拙中生巧,巧夺天工,耐人寻味。因羡慕先生写的字,也就想多了解先生。因此,闲来在网上转转,偶然发现了先生的这些作品,甚事喜悦。说了以上自己的感受,不当之处,还望先生谅解!

 先生不仅字好,其文也好。古人云: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不信乎! 

 现把这些作品“抄”在这里,还望先生谅解!

   


附录图片: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于明诠作品欣赏

分享:xy678967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