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邓石如篆书解析(2)

 jssfywl 2016-04-06

  二、邓石如篆书的发展历程

  篆书为五体之祖,而后渐出隶、行、草、楷等书体。相对来说,学篆书和草书者虽非甚寡,然出类拔萃者罕见。原因在于,草书大家尤其是狂草大家,需要性情和法度兼备,修养与才情缺一不可。篆书较之一般书体来说,除了风格要求之外,首先是释读要求,也就是说,篆书首先必须保证文字的正确性,其难度不可小觑。在所有书体当中,篆书是使用时间最长、体系最为复杂的书体,与文字学有着天然的关系,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草书可资借鉴的资料有限,但结体处理属于动态的,不同风格的融合存在某种可能性;篆书的取法资源太过庞杂,而且是静态的,如果要形成个人风格,难度很大,尤其是原创性书家极少。

  隶变之后,篆书发展进入了一个特别时期。篆书在应用范围上逐渐缩小,而后受到隶书的影响,在笔法和体式上出现变异和乖谬的现象。自汉至明的千余年时间里,篆书处于相对沉寂期,虽然不存在断代之忧,却远离了正大气象。但另一方面,书法五体之间不可分,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虽然篆书的实用性没有了,因为是书体之源,故而始终不可缺席,书家既可以单纯地钻研篆书,也可以在学习其他书体时研究篆书,大有裨益。

  当时间行进至清初之时,篆书的时代来临了。

  首先是全国范围内“文字狱”苛政的施行,造成当时的知识分子忌惮政治,沉迷于故纸堆,造就了金石考据极其发达,为书家研究篆书提供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各种资料。

  其次,自汉至明的数千年时间里,篆书的低谷为清代篆书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高潮和低谷总是循环往复的,书法存在着自身的调节机制,可以不断地来完善自身的选择。

  再次,出现了专门致力于篆书的领军人物,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邓石如。他是清代篆书发展的核心人物,也是整个篆书发展史中划时代的人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对于篆书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在清代都具备了,篆书迎来了新的高峰。当时小名头的篆书家有数百人之多,如此高密度实属罕见。但真正具有原创性、有开山凿石之功的首推邓石如。

  邓石如的意义在于其身份的庶民性,改变甚至颠覆了惯常以来书家都是高官大僚,非文人士大夫莫属的状况,一生以一介布衣终老,蔾杖芒鞋,成为一代宗师,更具有典范价值。书法的发展经历“神性的时代”到“圣人的时代”,再从“文人的时代”过渡到“平民的时代”,成为人人可以热爱和尝试的文化艺术形式,任何人都可以一试身手,邓石如无疑示范了一种成功的方式。清代篆隶书的革新以及碑学的兴起开拓出新局面,这个盖世功勋是由邓石如悄悄在山野之中建立起来的。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云:“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大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山人。”


  邓石如书《周易·说卦传》

  邓石如的篆书经历了一个从继承到开创自我风标的过程。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记载了邓石如的学篆自述:“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零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邓石如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渐次融入隶法,大胆地使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结体灵动而千变万化,风格纵横捭阖,突破了千年来“玉箸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邓氏兼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印相辅相成。特别是到了晚年,他的篆书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其推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