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讲坛荟萃丨光动力疗法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渐近故乡时 2016-04-07


  • 本期主题:光动力疗法的起源发展及光动力药物的研发进展

  • 特邀嘉宾:陈文晖研究员(上海复旦张江)


现将本期讲座的重点内容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 光动力疗法的起源(发展简史)


a)      光动力效应的发现与机理探索(20世纪40年代以前)




b)      肿瘤的荧光定位作用研究(20世纪50~60年代)

c)      肿瘤的光动力治疗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d)      光动力疗法临床应用的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除了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外,临床应用还包括尖锐湿疣(CA)、葡萄酒样痣(鲜红斑痣)、与年龄相关的眼底黄斑病变(AMD)、痤疮(Acne)、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微生物感染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光动力药物的研发进展


a)     光敏剂

光敏剂(光动力治疗药物)是光动力学疗法(PDT)的核心物质。PDT的问世、发展和应用都是随着光敏剂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改进的。高效、低毒的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b)     我国研究开发的光动力药物




c)     光动力治疗药物的分类

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卟啉类(如ALA、Hemoporfin)、中介-四-(取代芳基)-卟吩及二氢卟吩类、叶绿素类、染料类和其他类;根据年代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光敏剂,但不能错误地认为新一代的光敏剂就一定比老一代的好。


三、PDT药物开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前PDT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提高光敏剂对目标组织的选择性,以增强它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 因此设计合成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光敏剂是近期光敏剂研究的最新方向。


四、展望


相信随着新型光敏剂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完善, 作为一种非侵害性治疗方法, 光动力疗法必将具有更加优良的作用效果和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毫无疑问,光敏药物光动力治疗荧光诊断这两方面的功能特性在今后的临床光动力科学中都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到达哪里,PDT做到哪里!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名家讲坛—互联网时代下的皮肤科学术盛宴,等您来尝鲜!



更多内容请点击“光动力技术”微信平台底部菜单栏

—复旦张江光动力技术微信咨询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