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已经陆续开始了,你备考的如何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速记《中级财务管理》的重要考点吧!

【考点精讲】量本利分析概述 (一)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二)相关公式 1.基本公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其他公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考点精讲】保本分析 1.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提示】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保本点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经营销售量×100%=保本点销售额/正常经营销售额×100%
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销售量在正常经营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也可以提供企业在保本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要求。
【考点精讲】量本利分析图 1.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是根据量本利的基本关系绘制的,也称保本点图。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以横坐标代表销售量,以纵坐标代表收入和成本,则销售收入线和总成本线的交叉点就是保本点。
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表达的意义有: (1)固定成本线与横轴之间的区域为固定成本值,它不因产量增减而变动,总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区域为变动成本,它随产量呈正比例变化。
(2)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保本点,通过图示可以直观地看出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3)在保本点以上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盈利区,保本点以下的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夹的区域为亏损区。因此,只要知道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信息,就可以在图上判明该销售状态下的结果是亏损还是盈利,易于理解,直观方便。
2.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 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的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此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考点精讲】如何理解和区分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都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两者的区别在于:现金折扣属于先销售后打折,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而商业折扣属于先打折后销售,主要目的是鼓励顾客多买商品。
【考点精讲】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其实就是'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举例说明如下: 企业购货10000元(应付账款总额),销货方提供的信用条件为'1/10,n/30'。如果第10天付款,意味着享受折扣,只需付10000×(1-1%)=9900(元),此时企业利用应付账款融资无成本。如果第30天付款,意味着放弃折扣,需要付10000元,但站在应付账款管理的角度,销货方提供了现金折扣,企业就应当在第10天付款9900元,但因为没有付9900元,就相当于企业在第10天向销货方借款9900元,使用期限为20天,需要支付10000-9900=100(元)利息,因此这笔借款的年利率为:
(100/9900)×(360/20)=(10000×1%)/[10000×(1-1%)]×[360/(30-10)] =[1%/(1-1%)]×[360/(30-10)]
即: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00%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的含义是: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即不在折扣期内付款)则要承担借款成本;享受折扣就是使用资金获得的'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