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如何学?历史有何用?——王汎森先生答问

 高黎贡山月 2016-04-07


 問:拜讀了您的文章《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您的諄諄教誨使我受益匪淺。可以看出,您是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恰好我也正在讀博士研究生,正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總覺得有很多書都還沒有讀,一本書一本書地讀,總是在課題周圍打轉,雖然已經入學一年多,可總在打外圍戰,而還沒有真正地接觸我的課題材料。總覺得一個文科博士連《十三經注疏》、前四史、先秦諸子都沒有看完(好像三年時間也不可能看完),更不要多某些老先生讀完先唐文獻了,總覺得於心有愧(我想這也可能不是我一個人面臨的問題)。當然這些不一定對我的課題有直接的聯繫,但我覺得這是一個知識儲備。當然現在有電子文本可以檢索。您覺得沒有把原書看完,僅靠這些電子文本可以嗎?您對現在的研究生基本文獻閱讀之匱乏如何看待,您是否能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或建議?(心靜如水)


答:
我覺得在西方做學生跟我們這邊做學生不同。西方人並沒有某某學生「底子」如何如何這些想法,西方人完全看你表現出來的,沒有人說這個人「底子」很好,可惜沒有寫出什麼有意義的作品之類的話。所以是不是要按順序把先秦、兩漢等等文獻讀完了再來做學問,我想以現在的學術建制大概不能容許這樣。我會要我的學生把跟研究問題有關的基礎文獻讀過,盡可能在時間許可範圍裡能擴多寬就擴多寬,而不是求先把十三經、二十五史按順序都讀完以後再來做一個問題。至於電子文獻,很多自然科學家(包括我所任職的中央研究院有些研究所的所長)認為將來有電子文獻資料庫以後,圖書館就可以不要了,我的看法不太一樣。電子文獻方便查索,但查索是輔助性的,就是你讀完基本的文獻以後,對整個問題有掌握之後,透過電子資料庫查索使你不要有重要遺漏,同時跳出原先有限史料之掌握,得到更寬闊的材料的補充。而且因為對材料有比較完整的掌握,可以進而做一些事。


譬如提高層次來做更宏觀的判斷,可以知道某一歷史現象或概念的大致範圍是怎樣,甚至因為出現的頻率等等也可以做歷史解釋,這常常是原來舊的讀書的方式沒辦法做到的。不過,要做學術解釋的時候,最重要還是要能掌握整個問題內部有機的部分,這個部分還是要對文獻深入閱讀為根本。所以我的看法是,先儘量讀過一手、二手的核心文獻,然後以電子文獻來補充原來不足的地方。最近我也注意到電子文獻方便後學術論文寫作的改變,因為能查到的直接證據太多,寫論文時捨不得那些材料,而使得文章變得過度臃腫,填塞的證據過多;第二個是對問題的有機的組成沒有深入了解,雖然材料很多,但總覺得論文本身沒有生命。我覺得,讀書嘛,就還是要把書讀完,不能只靠查,查是個輔助性的東西。

問:王老師,當初在美求學期間,自身研究以外,您對於哪些非中國史(特別是歐洲史)的課程、著作、方法最有興趣?您覺得哪一個地區、哪一段時間的歷史會對國史研究很有啟發?(Dolphin)


答:

我在美國念書除了中國史以外,讀的比較多的是法國史和日本史,當然也有一部分英國史的書,其它的歷史涉獵較少。我的直覺是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歷史跟傳統中國比較有引會之處。研究中古到唐,可能拜占庭帝國的歷史比較有啟發性;研究晚清以來,日本那一段就很重要;不過這些都只是泛泛的印象。我覺得外國歷史要對我們研究起什麼作用,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屬於從旁邊撞進來的東西,而不是直接的影響。直接線性的影響就是你要研究的題目,可是從旁邊撞進來的影響,那個資源是無限的,我覺得在中國史之外再掌握一兩個國家的歷史,對本身研究的主題會有一定的好處。


問:想请教一个实际性的、让我困惑的一个问题:对于您的研究生来说,在做学位论文时,您要求他们是先广博资料--发现问题--着手论证,还是先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如果是前者,资料浩如烟海,三年的时间如何能保证论文高质量完成?如果是后者,会否有观点偏颇之虞?请指教!谢谢!(秦汉书生)


答:

我帶研究生,第一會希望他們問一個重要的問題,找到有意義的、重要的問題。這個題目如果沒有找到,或是找得不恰當的話,對研究生後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他所找到的這個題目既要有學術意義,材料也不能過度分散,因為如果過度分散,會使他未來幾年的精力都花在找材料上。此外,題目的範圍要夠大、夠做一篇學位論文,而不只是學期報告;其實很多人找到的題目是很不錯的,可是它的份量只夠做學期報告。所選的題目最好是沒有人做過的、或是前人做的不夠完整、或是有可以用不同角度來加以詮釋的。


還有,所選題目的難度,不要難到本人原有的素養沒辦法處理的程度。找到問題以後,圍繞這個問題要形成一個核心的書單,這核心入手書單包括一手的材料、也包括二手的研究,這樣就不會有資料浩如煙海沒辦法入手的情形。我想沒有必要在研究生階段花太長的時間,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一篇學位論文,一定要有個核心的範圍,從那個核心的範圍出發。


問:离开了治理中国的传统模式,我们还是否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找到一种治理这样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新的办法?我看到先生在使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提法,你本人是研究人文的,是否认为称为“人文学科”更恰当?现代社会,物欲挤压精神,社会挤压人文,这是一种暂时现象,还是金字塔社会扁平化为民主社会后的必然趋势?(绿如兰)


答:

您提到「社會科學」跟「人文科學」,我同意用「人文學科」比較恰當。我不知道在哪裡用了「人文科學」。


以最近幾十年來說,人文學科有逐漸邊緣化的傾向,我想不只是在華人世界,在全世界皆然,因為二十世紀的科學力量對社會的直接影響遠遠勝過一切,判斷很多東西的價值都看重現實的物質性,而人文好像沒有現實的物質的價值,所以慢慢被邊緣化,而且好像變得愈來愈難為自己辯護,愈來愈說不出自己的價值。以台灣來說,大學的校長裡面,人文出身的近乎零。這情形和美國比的話,美國的大學校長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比率很高。這只是其中一個指標,意思是包括領導高等學術的人也是如此。


不過呢,我們也不能忽略,帶動社會價值的這部分是人文的,是人文決定我們要從哪個方向往哪個方向去發展,像歐巴馬是讀歷史跟政治的,像柯林頓原來也是讀歷史和政治的。我在普林斯頓讀書的時候,歷史系大學部的學生很多,我就問人:美國需要這麼多歷史系畢業生嗎?他們說,不是,那些人將來都要去讀律師或是讀企管,因為他們很多都來自有錢或有地位的家庭,他們讀完回去可能要做指揮跟領導的工作,而指揮跟領導的工作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對人有所了解,因此很多人把小孩送到歷史系來。社會的發展來自於人文,人文方面的一兩個判斷上的誤差就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次美國金融海嘯,有人問美國前聯準會主度葛林斯潘,他說:我發現我的哲學有一個小小的瑕疪。我不是學這行的,但我對這句話非常注意,這個瑕疪我猜可能就是過度相信放任的競爭而不必有適當的公權力管制所產生的影響。這只是我的猜測,我沒有追查他講的瑕疪是什麼,但是這樣的想法來自他的人文思考層次,信念上的不同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人文像空氣一樣,空氣要抽光才能了解它的重要性,平常你每天都在呼吸,不會覺得它重要。事實上即使在自然科學有很多了不起的成果也跟人文分不開,我接觸到很多傑出的科學家,他們也認為人文過度被壓扁很不恰當,但是他們支持人文的方式也都是用那套科學方式去想像,比如他們會認為人文好好地發展可以提供社會行為的律則,比如說他們以為人文研究得好的話就可以準確告訴我們下一步怎麼走等等;所以我覺得人文一方面要在社會上重新突出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要謝絕對它的錯誤的想像,好像人文就要變成算命師傅一樣。


以歷史來講,如果套用年鑒學派的分段,長程的、中程的、短程的,我覺得熟悉歷史的人,對長程的事情可能可以透過長時段的觀察而作出比較好的判斷,因為長時段有脈絡可循,對中時段他也可以提出某種程度的見解,但對短時段的事情,它像速起速落的波瀾一樣,歷史學家能提供的就屬於另外一種智慧。譬如下圍棋的人要背很多棋譜,這些都是準備在那裡的,當你碰到類似的情境的時候,再以此為基礎去發揮、推考。我覺得受豐富歷史薰陶的人,就像記了很多棋譜,雖然不一定保證每一著都可以正確用到,但可以讓你的資源更豐富。深入了解歷史發展的人,就像滿腦子都是棋譜的好手,可以有比較多的憑藉去抉擇和判斷,不過運用之妙還憑乎一心,沒辦法提供像扣扣子一樣準確的東西,人文很多學問都是這樣。


席勒的一首詩說:「通過美的晨門,我們進入真的領域。」受到美或其他東西的感染或震憾,也可能促發科學上或其它學科上的重要發展。我覺得人文學者不能洩氣,畢竟最後主導社會的發展的,還是人文。


原文链接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9729&extra=&highlight=%E7%8E%8B%E6%B1%8E%E6%A3%AE&page=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