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1995年5月2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又先后争相从各个不同角度,大量报道。 驰名中外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产于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绿荫山村,位于兴义市区东北13公里。因动物群产地面积宽、品种新、藏量丰,而使兴义被誉为“龙的故乡”。1995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该化石产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期,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贵州龙这种爬行动物。
贵州龙引起我们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保存完整而且清晰。不过,不要被名字所欺骗了,贵州龙其实并不是恐龙,只能算是恐龙的远房亲戚了。常见的贵州龙化石并不大,巴掌大至30厘米左右算是十分常见的尺寸了。
整个中生代(距今约2.3亿年至6500万年),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就是爬行动物,这些爬行动物中有在陆地生活的各种恐龙,天空飞翔的各种翼龙,还有就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贵州龙家族。
早在1957年5月,中国地质博物馆科学家胡承志在贵州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发现了这种动物化石,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教授鉴定,它对研究早期爬行动物的演化和划分三叠纪海相层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将这种保存精美的动物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里的胡氏,就是纪念化石的发现者。 图片来源:冲冲羊的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