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_生气】性子急也不能总生气!情绪不好真的能影响肠胃功能!

 women1413 2016-04-07
指导专家:杨立新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欢喜的时候,即使粗茶淡饭,吃得特别可口;

  闹心的时候,就算是山珍海味,也会食不知味。

  就这样一个小例子,就能看出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人们常把肠胃看做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肠胃闹情绪,原因在身边

  临床发现,就诊的胃病患者中,约7成与情绪有关。为什么不良情绪可能引发胃肠疾病呢?


  生活中,许多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经常无法有规律地饮食,有时在上一顿省略的情况下,又陪客户不停地吃上几个小时;在工作的紧要关头,还常常要熬夜加班,加班时,又常常会忍不住吃很多零食,使胃得不到休息,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恶心、腹胀、反胃、呕吐、反酸、腹泻、腹痛、便秘等胃肠不适。

  对于一时的胃肠不适,很多人的态度是忍一忍就扛过去了,没有及时进行调理,让小问题在不知不觉间变成难以治愈的肠胃疾病。

  情绪是如何影响肠胃的呢?

  当我们遇到压力,精神紧张、情绪焦虑时,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让血液供应集中在心、肺、脑部和肌肉等重要器官,同时,肠胃血流减少,唾液、胃酸分泌也减少,消化蠕动减缓。


  当情绪放松时,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指挥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起来,胃酸、肠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是人们紧张时根本吃不下,或是一吃就觉得胃胀闷痛;等到压力状况解除,就想好好大吃一顿的原因。

  另外,胃肠道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在体内居第二位,并兼有神经、内分泌双重功能,所以对情绪的反应相当灵敏。也就是说,胃神经细胞在接受到大脑传来的“情绪刺激”的指令后,会立刻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双重反应,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的变化,而产生胃疼、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

  哪些肠胃疾病可能是情绪引起的?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人处于惊恐紧张的情绪状态时,常常引起胃痉挛,不只是胃的肌肉,甚至连供给胃壁营养的血管平滑肌也处于痉挛状态,使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而这时胃液的酸度增高,对胃壁起着腐蚀作用,所以很容易产生溃疡。

  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学生、公务员、白领、商人等为高发人群,与这些人群普遍精神紧张、压力大有关。这些人在遭受应激性刺激时,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似乎更为严重,发作也较为频繁。

  情绪调整最重要,心病还需心药医

  若出现胃疼、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症状的同时,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并且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通过便常规及隐血检查、胃镜、肠镜及其他一些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就要考虑情绪引起的胃肠疾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胸宽广、开心乐观是最好的良药。应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亲朋好友聊聊天,给心情放假,给内心解压。特别是高考生和工作压力大的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其次,注意调养肠胃,适当摄入粗粮。粗粮可加速食物的消化,使粪便变软,增加粪容量,使排便顺利。饮食以规律、清淡、易消化为基本原则。每日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蔬菜、水果。

  第三,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第四,需要对症治疗,腹痛、腹泻为主者可以选用得舒特、思密达、培菲康等;腹痛、便秘为主者可以选用曲美布丁等;明显抑郁、焦虑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专家提醒:

  需要警惕的是,情绪所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疾病迁延不愈,最终可引起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情绪低落、忧郁的人,癌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如发现体重下降较快、贫血、低热、黑便或肚子有包块等癌症报警信号,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能自己盲目吃药。

  以上文章是药疗君辛苦原创的,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雷同!小心我咬你哟!

  自我药疗,一个专注于合理用药的平台,更多用药小知识见微信公众号哦:ziwoyaoli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