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问题的分层突破与当堂解决策略

 教育繁星 2016-04-07

当前课堂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习惯于将个人备课中设计的那些建构于虚拟学生身上的问题(相对于教室内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常常不会发生,而成为课堂中的假问题),当作课堂问题,大讲特讲;而忽视课堂中真实生成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其二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让更多的学生暴露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不敢面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弱势群体所遇到的学习困难!尤其是在评比课、公开课等有人观摩的课堂上……。提问学生,喜欢选择成绩较好、回答问题不会出现意外的学生;安排学生到黑板上解答问题,往往选择解题规范、速度较快的学生…… ,即使是评价学生的课堂练习,也总是:“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少部分做错的同学请在课下找时间更正。”

课堂问题的分层突破与当堂解决策略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做错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当堂研究解决?为什么要把这些本该属于当堂解决的学习困难留在课下?有多少做错题的同学会在课下主动找时间自己完成?

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为什么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所遇到的学习困难,老师能够看见,也能够在教学流程中给予关注?为什么那些发生在弱势群体身上,本该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看见的学习困难,老师往往视而不见?!为什么有许多本该解决在课堂中的问题,却往往不能在课堂中得到解决……?

怎样才能将当前课堂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分层突破的基础上变成课堂问题并解决于课堂?

1、科学认识课堂,正确面对问题。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交流学习观点的地方,是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需要帮助就可以得到帮助、遇到困难就可以解决困难的地方!课堂,是问题生成、生长的地方;也是问题拓展与问题解决的地方;课堂,是让学生“试误”的地方;更是让学生“顿悟”的地方。因此,我们认为:课堂上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细胞;教师、学生、资源、环境是支撑课堂教学的骨架;围绕问题的生成、解决、发展而展开的一切有效的交流,宛如课堂教学的血液;伴随着这种交流过程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凝聚为课堂教学的灵魂。

2、合理搭建问题平台,积极促进教学对话。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坦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1);要“增加学生的课堂交往,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2)。“要引发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想象与思考,促进学生体验与探究”(3)。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论其观点的对错与否;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独特思维以及解题过程的平等空间。

例如:在讲解例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组织同伴交流,让学生先发表个人以及小组的学习观点,然后教师结合例题的讲解,渗透讲评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处理课堂练习时,可以一次安排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到黑板上解题,同时把其他的学生分组展开解题竞赛活动,将各种有代表性的作业一一放到视频展台上。在单元复习课上,我们可以这样激活问题:“在你学到的知识中,有没有与你以前认定的某些想法完全不同呢?你学到了新知识吗?现在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4)在学习新的单元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激活问题:“关于**内容,在你已有的生活经历中,你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根据过去的学习经历,你最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这里有一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你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试试看!”

3、明确把握“教”“学”分工。 为了促使更多的问题鲜活在课堂,就必须在课堂准确定位师生角色,让“教”不越位,让“学”不缺位!课堂上“教”与“学”究竟该如何定位呢?我们认为:“教”,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学习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体现在学习情景的创建、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信息的发布;体现在对课堂实际学习活动组织和调控;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生成问题的引导;体现在对学生萌发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评价,以及伴随在这种经历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高度参与;体现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在各小组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体现在萌发困惑 ----形成困难----寻求帮助----解决困难的过程;体现在伴随合作互助、共同探究而生成的情意体验与价值发展!

4、分层突破与当堂解决。 课堂问题可以分为这样的四个层次:①“个人问题” ----自主思考后形成的问题;②“同伴问题”----与同伴交流后可以解决的问题;③“小组问题”----在小组内部的交流与沟通中可以解决的问题;④“班级问题”----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借助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可以当堂解决的问题。分层突破就是指,问题出现或者形成后,如果经过适当的自主思考可以解决,那么这个问题就局限在自主思考、独立解决的范畴内完成;如果问题经过同伴交流后,可以解决,那么将问题定位于同伴问题的范畴内解决;如果问题经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得到解决,那么就将问题定位于小组问题的范畴内解决;如果问题在上述三个层次内都无法解决,需要借助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与指导,那么这样的问题,才是最大的课堂问题。

有时侯,当堂解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课堂问题的当堂解决,可能发生在部分学生身上;对于因受时间影响、个人学习基础影响,而当堂不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放在当天或当周解决的范畴内完成。不考虑课堂的实际问题,一味地强求课堂问题在全体学生身上的当堂解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即使是下课铃响,课堂上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或者突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仍然是真实的!是美丽的!

(来源:枫叶教育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