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人吃食堂

 秦岭之尖 2016-04-07

汉中人吃食堂

这是镇巴县朱家坝四队社员们吃食堂的一个场面(摄于1958年7月22日/镇巴县档案馆提供)

1958年至1961年,陕西省汉中地区响应上级号召,普遍在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办公共食堂。要求所有的农户必须在公共食堂就餐,农民的基本口粮不再分配到户。“吃食堂”,给汉中人留下惨痛的教训。

汉中人吃食堂

据汉中市档案馆档案资料载,从1958年7月起,全区农村都以生产队为单位办起了公共食堂。具体办法是,生产队将所收的粮食不再分给农户,而是以队设仓库集中保管。食堂一哄而起办起来了,巩固却令人十分犯难。尽管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如收回自留地,强逼每家挖灶砸锅,以迫使社员们一律上食堂吃饭,也阻止不了部分食堂的跨台。原因主要是那时普遍缺粮、缺菜,因此食堂粮物被盗和管理员贪污等问题比较严重。那时有文化的人少,懂点会计知识的更少,因此多数是队会计兼任伙管员,有的甚至得从别的队请伙管员,请来的总不方便。有的队让年轻娃娃当伙管员记账,到年底则给你摆出一堆烂账,清财小组搞10多天也理不出个头绪。由于缺粮,不得不采取定量制。水稻主产区每人全年不超过400市斤未加工的原粮。如果歉收,人均就只能是250市斤左右,不够的要靠国家的返销粮。各地食堂吃粮标准不一样,一般都是按年岁确定标准,成年人每天不超过1.5市斤原粮,小孩不低于0.6市斤。可以说,人人吃不饱肚子,怎敌得住当时“大跃进”时期的高强度劳动?

汉中人吃食堂

办食堂,虽说可以节省劳力和一些开支,但真的办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煮饭、喂猪、砍柴、米面加工这些活以往是个户通过抽空去做的,但建起食堂后,要安排一些精壮劳力去做。由于粮食不够吃,有的生产队就派劳力去挖野菜,甚至连土豆叶、胡豆叶、红苕叶也派上了用场。食堂规模最小的有10来户,五六十人,最大的100来户,四五百人。打饭时排成长队,难免吵嘴打架的事经常发生。老、弱、病、残的人只能靠别人从食堂里往回捎,如遇下雨或路远,只能忍饥干等。刚断奶的婴幼儿也得和大人们一样“同甘共苦”。产妇就更糟,想吃酸饭,大食堂哪能办得到。

汉中人吃食堂

食堂生活水平本来已到最低极限,可有的干部仍以扣饭作为对社员的惩罚。比方误工、迟到、不服从安排、没完成任务都有可能被扣饭。被扣饭者饿着肚子跑前跑后向干部求情下话。如果干部不开恩,只有眼巴巴地望着食堂关门,无可奈何地指望下一顿了。有的社员说:“不怕斗争批判,就怕食堂扣饭”。由于食堂长期缺肉吃,少油、盐,许多社员逐渐身体不支,全区范围内出现不少的浮肿病和干瘦病人。

汉中人吃食堂

1959年冬,一些地方对原有的公共食堂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允许老、弱、病、残和产妇、在校学生、吊庄户、派出搞副业的人按食堂标准把粮称回家,恢复家庭灶。这样,一些农家的房上又冒起了淡淡的炊烟。由于吃食堂违背当时的经济发展规律,不符合农村实际,终于在1961年陆续停办了。

作者: 赤土岭@沙建国 配图:网络

汉中人吃食堂

汉中人吃食堂

汉中吃、喝、玩、乐、购、交友、旅游、公益等应有尽有;为游客提供汉中全方位旅游服务信息,给关注

与了解汉中的朋友提供交流渠道,宣传汉中旅游城市的多彩旅游形象。

搜索关注微信『汉中在路上』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163.com

在路上微信号:hz2752286698

微信搜索搜索“汉中在路上”博主个人微信:3798890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