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医学试题题库及答案(2.名词解释)

 西江红月 2016-04-07
                                           二 名词解释
??1、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
??2、由法医学鉴定人运用法医学和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对有关法医学问题所进行的鉴别和判断。
??3、鉴定人是受侦查、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人 。
??4、就是依据新提出的问题,根据原材料或补充的新材料,要求原鉴定人复验,修正内容或提出补充意见 。
??5、是由司法机关将原案材料再委托他人进行鉴定 。
??6、检验是鉴定人根据鉴定的要求,运用各种必要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尸体和物证等被检验客体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验证,并准确地如实记录各种所见和结果。
??7、是鉴定人对某一专门性问题经过鉴定之后,对鉴定所依据的资料、鉴定的步骤方法、鉴定结论的科学依据等,用文字和图片所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8、对于为侦查提供线索或澄清嫌疑的鉴定结论,无法判定同一或非同一,应写出检验报告。尸体检验、毒物分析以及其他理化检验一般出具检验报告。
??9、在极个别情况下,因检材条件太差或受仪器设备的限制,或其本身的检验难度大,因此无法对检材作出判定和证实,仅能作出倾向性的意见,则写意见书。
??10、“会诊”和“复核”是重新鉴定的特殊形式。会诊是指有重大疑难问题或鉴定结论有分歧时,邀请多个法医专家共同进行鉴定。复核鉴定是由上一级鉴定机关或高一级专家、作出重新鉴定。复核鉴定也可以多个鉴定
??人共同参加。
??11、是指心跳先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主要见于心脏原发性疾病、功能障碍或心脏损伤。如心脏病、冠心病、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或外来强烈刺激所引发的迷走神经反射、酸中毒、电击等情况。
??12、又称呼吸死,是指呼吸先于心跳停止所引起的死亡。主要见于机械性窒息、肺气肿、肺水肿、肺突变、气胸、血气胸、胸腔积液、麻醉过深、触电、延脑呼吸中枢受压等,其死亡主要由于缺氧。
??13、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脑功能完全丧失,并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亦可称为全脑死亡。
??14、以心搏停止的时间作为一个人死亡的时间,故称临床死亡或个体死亡。
??15、又称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中枢N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
??16、主要死因是指引起死亡的初始原因,即引起死亡的原发性自然性疾病或原发性暴力性损伤
??17、是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如感染、出血、栓塞、梗死、窒息、休克、中毒、生命重要器官的损伤及各种直接致死的疾病
??18、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难以区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联合在一起引起死亡,构成死因。如病与病、病与暴力、暴力与暴力联合致死。
??19、个体死亡之后,某些器官、组织、细胞还保持短暂生命力,并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称为超生反应。
??20、死后体内产热停止,而体表热的发散在继续进行,尸体温度继续下降(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称为尸冷。
??21、人死后全身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的松驰,便逐渐僵直变硬,将尸体固定成一定姿势,称为尸僵。通常在1-3小时出现,死后6-8小时波及全身,10-12小时发展到高峰,3-5天缓解消失。
??22、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基于自身重力而下沉,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中,并透过皮肤显现出边缘不清的暗紫红色斑痕,称为尸斑。
??23、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在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没有经过松驰期立即发生强直,并保持着临死的动作、姿势和体位,称为尸体痉挛。
??24、是新鲜尸体判断死亡时间的常用依据之一。通常死后6-12小时,角膜轻度混浊;12-24小时,角膜中度混浊,尚能透视瞳孔;24-36小时后,角膜高度混浊,已不能透视瞳孔。
??25、个体死亡后水分从皮肤较薄部位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变薄变硬,呈现黄褐色或深褐色,称为皮革样化或局部干燥。
??26、人死后细胞组织失去生活机能,受本身固有的各种水解酶的作用,发生细胞结构的破坏,使器官出现软化甚至液化,称为自溶
??27、尸体内腐败细菌大量生长繁殖,使肌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逐渐分解、破坏的过程,称尸体腐败。
??28、腐败发生较为迅速的尸体,皮肤静脉因腐败气体的作用极度扩张,血管内充满大量腐败血液,透过皮肤呈污绿色的网状结构,称为腐败静脉网
??29、腐败产生的大量气体扩展到全身,尸体膨胀变形,颜面肿胀,眼球外突,嘴外翻出,形似巨人
??30、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只剩下骨骼,称为白骨化。
??31、凡机械性暴力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者称为机械性损伤。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可造成人体终生残废,乃至死亡。
??32、致伤物擦过皮肤表面,使表皮缺损,真皮外露,称为表皮剥脱,又称擦伤 。
??33、致伤物作用于皮肤,使皮下组织的血管破裂,血液聚积在皮下组织间,称皮下出血 。
??34、可一次形成两条平行的皮下出血带,其中间皮肤苍白,又称“竹打中空”,“中空性”皮下出血。中空区苍白宽度一般小于棍棒直径。
??35、由钝器打击造成的皮下组织结构破坏、皮下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36、致伤物作用于人体,使皮肤全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者称创。创由创口、缘、角、壁、腔、底构成。
??37、巨大暴力使人体各部遭受广泛而严重破坏及肢体离碎者称肢体断离。多见于高坠、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爆炸及建筑物倒塌等。
??38、系有钝性致伤物作用人体组织形成的裂创,称之为挫裂创。
??39、突然减刹车或静止的车辆突然被撞击加速时,车内人员躯体和头颈部的颈椎脱位,韧带肌肉撕拉损伤,脊髓损伤,好发于颈5-颈7段。
??40、指人体遭受钝器作用所发生的损伤 。
??41、具有刃或尖的锐器形成的损伤称为锐器伤 。
??42、各种具有锋利刃缘的锐器,以刃缘压迫皮肤并沿刃缘长轴方向牵引,将组织断离形成的损伤称切创 。
??43、末端尖锐的物体沿其纵轴方式刺入人体所致的管状创称刺创 。
??44、发射的弹头击中人体所致的创称为枪弹创 。
??45、主要见于猎枪、土制枪及自制枪。投射物大小不等,创伤形态视射击距离,弹丸形态不同而异 。
??46、防卫伤:防止他人侵害,挡开凶器形成的损伤。
??47、抵抗伤:防止他人侵害,抢夺凶器所形成的损伤。
??48、致命伤:直接构成死亡原因或与死亡有因果关系的伤害。可分为绝对致命伤和相对致命伤。
??49、非致命伤:不构成死亡的损伤。可分为重伤、轻伤、折磨和虐待 。
??50、生活反应:生活反应指机体受外界因素刺激后局部或全身所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征象。
??51、窒息:人类呼吸过程发生障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组织细胞功能障碍。
??52、机械性窒息:由于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造成人体生理机能障碍。
??53、塔雕氏斑:窒息死尸体的脏器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法国医生塔雕最早发现并描述,是确定窒息的重要征象之一。
??54、缢死:是指利用自身全部或一部分的重力,拉紧套在颈项部的绳索,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55、兜住点:缢绳的着力部位。
??56、典型缢死:尸体悬空的前位缢死。
??57、非典型缢死:除尸体悬空的前位缢死以外的各种方式、姿势的缢死。
??58、完全性缢死:尸体悬空的缢死。
??59、不完全性缢死:尸体部分肢体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接触的缢死。
??60、缢沟:缢吊时,缢绳压迫颈部皮肤形成的沟状痕迹。
??61、白缢死:前位缢死时颈部绳套受力较大,颈部动、静脉血管完全压闭,则面色苍白。
??62、青缢死:侧位缢死时,颈部血管未完全闭塞,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面部肿胀呈青紫色。
??63、内部索沟:颈部肌肉因缢索的压迫,而出现内部压痕。
??64、勒死:是指以绳索环绕颈部,用自己的手或他人的手,或借助于某种机械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部导致窒息死亡。
??65、勒沟:勒绳压迫颈部皮肤形成的沟状痕迹。
??66、扼死:用手或用身体其他部位以及物体扼压颈部引起的窒息死亡。
??67、扼痕:用手扼压颈部形成的手指和指甲(亦包括手掌)形成的压痕(擦伤和挫伤)。
??68、扼死面容:扼颈机械力较弱,受害人窒息死亡时间较长,死者窒息征象表现突出。死者颜面青紫肿胀、眼结合膜、面部皮肤、颈部和胸部皮肤均可见散在出血点的统称。
??69、溺死:液体吸入呼吸道乃至肺泡引起的窒息死亡。
??70、典型溺死:有大量溺液进入呼吸道充满肺泡引起的窒息死亡。
??71、非典型溺死:由于声门痉挛或水中休克引起的窒息死亡。此类溺死,呼吸道不见溺液,仅出现了一般窒息征象甚至不出现窒息征象。
??72、蕈形泡沫:生前入水者,剧烈的呼吸运动,使气管粘液、空气和水混合搅拌形成的极为稳定的白色泡沫,附着在口鼻孔周围。
??73、水性肺气肿:生前入水尸体,肺体积膨大、充满胸腔,表面见肋骨压痕,肺兼有气肿和水肿。
??74、帕氏斑:生前溺死者,肺泡壁破裂出血并溶血形成出血斑。亦称溺死斑。
??75、捂死:以柔软物体同时压迫呼吸孔道口腔、鼻腔,阻断外呼吸道形成的窒息死亡。
??76、噎死:固体异物堵塞呼吸孔道引起的窒息死亡。
??77、捆缚死:长时间把上肢与胸部过紧地捆绑在一起,由于胸廓呼吸运动受限,导致的窒息死。
??78、性窒息:性变态者采用窒息方式产生性快感,因采用缺氧措施失控,意外地导致窒息死亡。
??79、火焰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死亡,称为烧死 。
??80、又称电流印记,其形成是由于带电导体与皮肤接触,在接触局部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皮肤损伤。
??81、是指电极金属在高温的用下,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沉积于皮肤及深部 。
??82、雷击纹是雷击尸体比较特殊的征象,呈红色树枝状,常见于胸、腹、股及上肢。雷击死的内部征象与电击死相似。
??83低温作用于人体,引起体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称为冻伤;引起体内谢障碍而发生的死亡,称为冻死。
??84、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等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85、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86、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组织结构、器官的轻微损害或轻度短暂的功能障碍的损伤。
??87、身体健康的人,无病装有病,称为诈病。
??88、凡运用各种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病原菌等方法,故意损害自己或授意别人代作损伤或致病,称造作病或造作伤 。
??89、法医物证: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能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生物类物质。
??90、血型:血液的遗传学差异统称为血型。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一种个体特征,一般终身不变,具有遗传性,在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91、血型物质:系人体中具有血型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它们不仅存在于红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上,而且还存在于体液和分泌液中。
??92、分泌型:分泌液中分泌有与ABO血型一致的血型物质者,称为分泌型。
??93、非分泌型:不分泌或微量分泌血型物质者,称为非分泌型。
??94、同功酶:是指酶蛋白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表现出分子结构的差异,而功能却相同,能催化同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并且这种差异是一种遗传性状。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功能相同,而在个体间具有分子差异的酶,称为遗传多态性酶,又称同功酶。
??95、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一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与其相应的一种抗体,并且一种抗原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作用,而不能与其他抗体作用,这称为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反应。
??96、DNA指纹:由于人类基因组DNA的序列多态性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就象指纹一样人各不同,并且具有稳定性和遗传性,故称为DNA指纹。
??97DNA探针:用放射性元素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DNA小片段,其碱基序列可与被检测的DNA分子片段的序列形成互补结合,从而可检测出被检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98、PCR技术:是指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的特定DNA片段在体外扩增的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