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善教还得巧谈话(中)

 老刘tdrhg 2016-04-08

攻心术系列之五 

善教还得巧谈话(中)

尹华飞

 

   谈话“分寸”

    与罪犯谈话,随时随地都有一个掌握分寸的问题。要让自己的说话不失“分寸”,除了需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谈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自吹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例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母;对老人来说,你又成了儿女;对罪犯来说,就是狱警,担负惩罪与改造的艰巨任务。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狱警无论如何不要自吹自擂,尤其是在受到权力、物质享受和精神荣誉的诱惑时,更要清醒地估计自我和认识自我。要时刻牢记监狱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狱警是代表政府,代表法律,代表真理,代表真善美等。

   谈话中要适当考虑措辞——不生硬

    有人认为,谈话没啥决窍,想怎么谈就怎么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当然,谈话不是写文章,不可能斟句酌字来进行推敲,但也决不是想怎样谈就怎样谈,尤其是在教育改造活动中,与罪犯谈话时,狱警在一句话将说出口之前,主观上还是应该经过一番考虑。否则,措辞太生硬,影响谈话的效果。

   谈话尽量客观——不信口开河

    有些狱警,在谈话时有种动不动就夸大其词的不良  习惯,这样,无论谁,都难免对他产生一种鄙夷心理,罪犯会认为这种干部说话不着边际。例如,有的对罪犯的要求,无论是正当的还是非份的,好办的还是难办的,办得了的还是办不了的,都随意表示“没问题”、“你放心”、“一定办”;还有的喜欢对其他罪犯妄加评论等。象这样信口开河的谈话习惯,弄得不好,是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

   谈话要有善意——不伤人

    狱警与罪犯谈话的目的,在许多情况下是希望罪孔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接受教育。因此,只要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就没有必要特意挑一些过头的、刺耳的话来说。俗话说:“恶语伤人恨难消”,尤其是在教育改造中,狱警更要注意,这同样是一种“分寸”。

   谈话时要先思后言——不泄密

    在与罪犯谈话时,既要确保机密,又要有利于教育改造,就要先思而后言。因此,一要对自己设置个“警开线”,不失态;二要对谈话内容有所准备,不贸然进行。

    (未完待续,精彩更在《善教还得巧谈话(下)》之如何掌握谈话的艺术)

 

相关链接:善教还得巧谈话(上)

            善教还得巧幽默(上)

           善教还得巧幽默(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