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DonaldKing2589 2016-04-08

优秀论文欣赏——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2013-04-12 09:59:51)

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要:随着浪漫主义的观念的发展,对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赏析也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学指在探索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个性和感性。《屈原》作为郭沫若历史剧的重要代作,是屈原历史剧创作的顶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本文主要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分析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关键字: 郭沫若、《屈原》、浪漫主义

郭沫若以战国七雄为背景,以浪漫主义精神为基调,向我们展现了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光辉形象,讴歌了反压迫、坚毅不屈的精神形象,鞭笞了苟合的投降主义和卖国主义。《屈原》创作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时期,在我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郭沫若借这部不朽之作,表达了坚持正义,反对卖国主义的决心,以此来教育和鼓舞人民。郭沫若的历史剧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充分显示了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历史剧是文学创作,而非是史实的重复,就如鲁迅先生所言:“艺术上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历史为基础但融入更多的个人创造,其创作的动机是出于对现实斗争的需要。也如他自己曾说的:“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一、浪漫主义与文学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共同组成了文学艺术上的两大思潮,它侧重于表达主观内心世界,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和愿望。浪漫主义与理性是相对立的,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人情感的表达,表达方式所受拘束少自由奔放。夏尔.波德莱尔曾这么定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神,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浪漫主义的兴起最早是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兴起和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

十八世纪末期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上半叶达到兴盛。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文学表现方式在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浪漫主义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思想特征来看:1.浪漫主义的作品注重表达主观思想,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创作上倾向于绝对的自由,将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2.崇尚自然,崇尚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它强调了以自然为对象的展现人的特性。浪漫主义文学中有大量描写自然风光和歌颂自然的文字,体现了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反感现实世界的庸俗。浪漫主义坚持崇尚自然既是指客观自然环境,又是指人性的最原始自然状态。3、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奇特的构思:浪漫主义文学在根据主观世界的想象和理想追求的需求下,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等艺术手段,通过创造,再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即使是写实为基础的历史剧,也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展现主观情感和感受。4、强调主观感性和理想: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根本特点,浪漫主义文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主要是来自于理想与价值取向的不同。消极浪漫主义常因为无法认同现实中存在的某些因素,将情感寄托于已经消亡的生活,并将目光投向过去、历史。从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来看:1、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学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以诗歌为代表,将浪漫主义的精神和理念表现的较为彻底;2、常使用对比、夸张、想象、虚构等表现方法,追求文学表述上的艺术效果和异乎寻常的情节;3、文学作品的感情基调以忧伤为主,在忧郁哀伤的基调中展现作家对现实的不满。

二、《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由上文中我们看到浪漫主义文学的诸多代表特征和艺术特色,作为浪漫主义代表的《屈原》也具有其自身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节结构的浪漫主义特点

在写《屈原》的过程中,郭沫若巧妙地将情结安排在一天之内,情节结构紧凑集中,撇开了屈原一生复杂的经历,重点强调了投降派对屈原的迫害和屈原反迫害的过程,将屈原联齐抗秦,反对投降,与出国的王权和保守势力的激烈斗争展现了出来。浓缩了屈原不屈、坚毅的精神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怀,深刻刻画了屈原爱国主义者的形象。矛盾的激化和局势的紧张氛围围绕投降和反投降展开,矛盾顷刻爆发的状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效果。由此产生的戏剧性的冲突营造了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人物性格冲突。《屈原》为我们设置了诸多悬念,情节起伏大,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了很大的空间和时间用以抒发情感,刻画人物的内心,因此在情节处理上体现了浪漫主义特点。

(二)以情写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郭沫若在《屈原》中为我们塑造了性格突出的鲜明人物形象,将截然对立的忠良和奸臣、爱国者和叛国者至于统一情景,将二者的冲突和矛盾激发出来,通过强烈的对比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特征。在艺术特色上的浪漫特性的表述主要体现在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情感的重点反映,侧重于在事实的基础上体现人物心理活动。

《屈原》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其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之一,该剧中的人物塑造打破了历史剧人物塑造的基本思路,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精神品格的表现上,不拘泥现实中的琐碎小事。在剧中作者采用放大人物形象某一侧面的的方式,体现人物的某一突出特点,避免了传统历史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多面性及复杂性。屈原是本剧的核心,在屈原的人物形象塑造中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和毅力。《屈原》塑造了战国时期屈原的光辉形象,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具有嫉恶如仇、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屈原的一生坎坷,作者主要截取了其生活中的横断面,浓缩的历史情结,概括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品格。剧中的屈原是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身上有着爱国的无畏精神,具有典型的爱国爱民思想。他在遭到南后等人陷害后,仍然关心的是国家的未来和黎民百姓。他“沉着而沉痛”地劝诫楚怀王,坚持联齐抗秦,却无果,反而落得最后的被流放的悲惨结局。屈原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了自身利益之前,为此他可以牺牲一切,话剧中体现的他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心生钦佩。屈原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在《雷电颂》中得到了升华,郭沫若在剧中穿插屈原的《雷电颂》的诵读,将整部剧推向高潮,并且通过《雷电颂》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愤怒和诅咒,是对敢于摧毁黑暗的力量的歌颂。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屈原崇高的内心世界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的决心,展现出极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剧中除了屈原这一核心人物以外,对其他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也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婵娟和南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婵娟是郭沫若虚构的人物形象,她具有和屈原一样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她天真善良,却不屈服于南后的淫威,鉴定从容体现了她“竟与橘树同风”的高尚灵魂,在剧中郭沫若描绘出了婵娟对屈原的敬爱和维护。南后的形象是与婵娟恰恰相反的,她与秦勾结,陷害忠良、祸国殃民。南后形象对屈原形象起着衬托的作用,将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又一次体现出来。

(三)穿插抒情诗及民歌

戏剧性的语言是《屈原》以情写史的重要代表,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屈原》的语言创作具有诗歌的意境和节奏,并且讲求在戏剧性的语言中体现诗的韵味。在剧中我们时常会欣赏到诗歌和民歌,比如《雷电颂》《橘颂》等,通过对诗歌、民歌的引用体现整部剧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增添了整部剧的主观性和诗意,进一步提现了《屈原》这部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抒情诗和民歌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在整部剧中担任着推动情节发展,彰显主体、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比如整部剧以屈原诵读《橘颂》作为开篇,通过《橘颂》体现屈原的理想抱负:“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太平时代的人容易做,在和平里生,在和平里死,没有什么波澜,没有什么曲折。但在大波大澜的时代,要做成一个人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这一幕屈原的坚贞形象与第二幕中塑造的卑鄙阴险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剧情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埋下伏笔。又譬如整部剧的高潮《雷电颂》,通过屈原的独白将整部历史剧的主题突出出来,这是屈原对降国的愤恨和不满,也是郭沫若对现实中国民党消极抗日的卖国行为的忿恨。正是这些丰富的诗歌和民歌,将整部剧有机的连接起来,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突出了整部剧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也体现了整部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四)以史喻今的浪漫主义特征

《屈原》创作于1942年,正是国民党积极推行反共政策,推行消极抗日的时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国情,郭沫若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的担忧和民族未来的期盼,也表达了对国民党卖国政策的深恶痛绝。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曾指出:“文艺的内容断然无疑地是以斗争精神的发扬和维护为其先务。目前的中国乃至目前的世界,整个儿是美与恶、道义与非道义斗争得最剧烈的时代,也就是最须得对于斗争加以维护而使其发扬的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因而也就再没有比现时代更为鲜明,更为迫切。现实,最迫切地,要求文艺须作为反纳粹、反法西斯、反对一切暴力侵略者的武器而发挥它的作用……”换言之,郭沫若将民族和国家放在首位,他认为文学是唤醒人民起来反抗的重要武器,是警醒人民,揭露反革命和反国家行为的重要力量,因此文艺工作者需要借助手中的“武器”充分发挥唤醒民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剧中的屈原坚持联齐抗秦,反对向秦国的强权妥协,他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这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时极为相似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希望和国民党实现合作,团结一致共同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我国的主权,而国民党卖国贼却从自身利益出发,妄图通过日本的力量铲除共产党,实现政党阶级利益,这样一种牺牲民族利益的行为遭到作者的唾弃,郭沫若借史实讽刺今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屈原组走黑暗的《雷电颂》更是表达了国统区人民的呐喊,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

(五)鲜明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

郭沫若的《屈原》赋予了历史剧以丰富的情感,以情晓人,以“情”写“史”。虽然《屈原》是一部历史剧,但是作者却没有将作品的表现方式拘泥于历史事实的陈述,而是更侧重于人物性格和人物理想抱负的呈现。可以说,郭沫若创作《屈原》的动机,是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作者创造性的塑造了婵娟这一人物形象,通过人物活动来展现屈原的精神世界,烘托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一种以历史现实为基础却以人物和情感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学作品,体现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

综上所述,《屈原》是郭沫若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它重在以情写史,以情写戏,以情写人。剧本通过全方位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屈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齐平;《屈原》:战争年代的国家仪式[J];《四川戏剧》200803

[2] 李苏珊;不朽的丰碑——《屈原》漫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2

[3] 王建从;《屈原》屈原精神 民族精神[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4] 何益民;论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结构特征[J];《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1999S2

[5] 黎阳;屈原与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J];《语文天地》2009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