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秋 俗话说,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只是,这个准备的概念太宽泛,我更愿意把这个准备的范围明确些,比如说,替换成有心机。 心机,这个词语在生活中,好像是充满了负能量。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在无数的影视剧、文学作品中,仿佛只有奸诈小人,才是心机深沉之人。城府很深,老于世故,这些词汇都用来描绘反面人物。其实,在历史上、现实中,唯有这种人才能如鱼得水。 站在时代巅峰的大人物,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有心机的人,都是权谋高手! 没有心机,如何在波诡晕厥的政治斗争中杀出重围?没有心机,如何在残酷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和奸人斗,要比奸人更奸! 只是,越有心机的人越懂得掩饰,越喜欢装作平易近人的样子。最好人人都不用心机,他就好从中得利! 观音菩萨就是一个非常有心机,并且擅于把握机会的人! 《西游记》第6回写的是观音菩萨登场,推荐二郎神,最终孙悟空被抓的事情。这是观音菩萨在全书中第一次亮相。在这一回中,观音虽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配角,可展现出来的智慧绝不容忽视。 观音菩萨在三界的位置很尴尬:一方面她是天庭任命的五方五老之一,地位和如来佛等同;一方面她只是佛派中层领导中的一员,虽然是四大菩萨之首,上面却还有46位佛。 改变尴尬局面,在佛派乃至天庭全面提升自己的地位,是观音菩萨未来人生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目标,在大闹天宫事件中,观音菩萨三次出手,每次出手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第一次出手,明确站队,表明立场。 作为五方五老之一,观音菩萨自然是早早收到了王母的邀请。按照道理,观音菩萨应该提前来到瑶池,准备赴宴。赤脚大仙等人到了很久(被孙悟空蒙骗,聚集在通明殿),后来发觉被骗,愤然举报。玉帝点起兵马下界征讨,李靖等人去了许久——此时,观音菩萨才登场。 观音菩萨为何姗姗来迟?因为她脚程慢,腾云速度不行?当然不是。以观音菩萨的人脉,早就应该收到蟠桃会发生惊变的事情(李靖已经下界攻打花果山一天一夜了)。之所以来得慢,是观音在考虑,此次天庭惊变,自己应不应该来,来了之后态度如何。 以大家的智慧都明白,孙悟空有几斤几两?他能闹出多大风波?关键是孙悟空背后的人是谁。没有摸清这个底牌,谁敢贸然出头? 正因为如来选择来了坐等,观音才会选择出击。如来乃西方佛老,有资格,有实力作壁上观,观音不行。 她要在佛派上位,还必须借重玉帝的力量,向佛派高层那些老朽们施压。
他们为何私下议论,而不跑去玉帝面前出谋划策呢?因为这些人目光短浅,一看到大变发生,第一反应就是远离是非。只是,这一远离,确实可以不沾惹是非,但也放弃了晋升的机会。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危机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眼前利害蒙蔽。 机遇和困难,在许多时候都是并存的。只看你能不能抓住机遇,突破困局。 观音就很清醒,她说:“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众人一听,大喜。大家都觉得,惊变发生,去玉帝面前不好,不去也不好。如今有人领头,可以讨好玉帝,表明忠心。万一被其他大人物追究,也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观音头上。 观音带领群仙来到通明殿,要求觐见玉帝。玉帝听闻,很是高兴。他知道天庭群仙派系分明,己方虽然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坐镇,但老君派系实力强劲,一直蠢蠢欲动。如今,有观音带领群仙到来,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历史作家叶之秋继《勘破西游》后继续西游心路之旅,以全新的观点再次解读西游记,现已更新21章,一口气阅读全部作品,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