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笔下的四君子

 涤砚堂 2016-04-08

文徵明 《冰姿倩影图》 南京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书画家。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稀奇山,停云生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授翰林待诏,故称“文待诏”。聪颖博学,诗、文、书、画都名闻一时。画学沈周,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頫、黄公望笔法。画山水、人物、花卉都极出色。画风细致温雅,笔墨精锐,气韵神采,独步一时。他的子女都善于书画,门人杰出的也多,形成了“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其画特点是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书法亦丰富多彩,造诣很高,他的字宽宽展舒和,具有温和雅尊遒的丰富。又善刻印,雅而不俗,清而有神,书画、印章均为名手。 




文徵明  《兰竹图》局部

文徵明  《兰竹图》局部

  《兰竹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墨笔,纵26.8cm,横730cm。

本幅绘坡石兰竹、荆棘溪流,无作者款识,钤“悟言室印”、“徵仲”、“徵仲父”、“惟庚寅吾以降”。接纸文徵明自题一段,款署:“徵明題於玉磬山房”。钤“文徵明印”、“衡山”及引首章“停云”。

图中兰叶、兰花以淡墨描绘,墨色温润,行笔轻盈流利,行转有致。竹子则以浓墨出之,劲健潇洒。对衬景的描写,作者亦颇具匠心,如坡角土石皆以干笔勾画、皴擦,再以荆棘穿插其间,卷尾一段溪流淙淙,都显示出环境的荒率冷寂,从而愈发衬托出兰、竹高雅清芬、不从流俗的品格,突出了传统文人赋予兰竹的人格精神。作者在自题中言道:此图意在师法宋元时期善画兰竹的诸位文人画大师们的画法。观此图,作者直以行草书、“飞白”笔法入画,正是深得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的艺术理论及创作实践的神髓。在如此鸿篇巨制中,作者尽情浑洒,充分表现出了笔墨的逸趣,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画佳作。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著录。 

文徵明 《三友图》卷

文徵明 《三友图》局部

文徵明 《三友图》局部

文徵明 《三友图》局部

文徵明 《三友图》局部

  《三友图》卷,明,文徵明作,纸本,设色,纵26.1cm,横475.5cm。

  本幅款署:“壬寅九月徵明。”另有清内府藏印多方。

  此手卷画兰、菊、竹三段,各有文氏亲笔题咏。用笔写意,简率之中见生动秀逸之致,墨色清润淡雅,显示了诗、书、画结合的笔墨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褒扬兰、菊、竹的自然属性而歌颂或表彰文人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中国花卉画的特殊功能。

  壬寅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文徵明时年73岁。

  《石渠宝笈》著录。 

 


文徵明  《兰花图》扇页

  《兰花图》扇页,明,文徵明绘,金笺,墨笔,纵16.8cm,横50.9cm。

  扇页有自题:“离离水苍珮,居然在空谷。虽多荆棘枝,春风自芬馥。徵明。”钤“徵明”白文印。

  此图绘兰花与荆棘相伴而生的田野风光。文氏以挥洒豪放的笔墨,表现兰叶摇曳之美;以迟缓的中锋运笔,表现荆棘的坚韧而多刺。在一件作品中将不同的物象施以迥异的笔法,由此可见文氏所具的高超绘画技法。


文徵明 《菊花,竹子和岩石》

美国弗利尔馆藏

文徵明 《兰竹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何为:艺术品经纪人 电话:13982039997

《艺术圈网》编辑部

主编:小乔

艺术家推广电话:139821858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