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麼知道哪種維他命製劑適合自己呢?vitaadd.com

 tulip9881 2016-04-08
我需要補充維他命嗎?作者:陳思廷

說到補充健康食品,每天吃粒什麼都有的綜合維他命,或把酸酸甜甜的維他命C嚼錠當糖果吃,大概是最普遍及平民化的營養劑補充方式吧!

不過維他命的種類眾多,到底自己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需不需要天天補充維他命?哪些維他命容易缺乏?那些維他命可能因為補充過量而中毒?補充維他命到底有什麼好處?如何補充如何選購?什麼時候補充最適宜?如果沒有補充,會不會出現什麼健康上的威脅?其實大部分在服用維他命的人,多是抱持著給自己健康買個保險的心態,反正天天一粒,應該是有好沒有壞吧!?

想要知道這些答案之前,讓我們先瞭解維他命到底在人體的健康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常見的維他命有哪些?

認識維他命

維他命存在天然的食物當中,大部分的維他命是無法透過人體自行合成的,所以需要藉由補充食物的同時,讓人體獲得充足的維他命,維他命在人體的健康上,主要扮演著輔酵素的角色,維他命本身沒有熱量,也不能直接被轉化為能量,不過人體所有生理反應、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熱量的轉化、酵素的作用.....都少不了維他命的存在,沒有維他命的存在,吃進去的米飯食物沒辦法被轉化為能量,酵素沒辦法活動,所有的生命現象也會全部終止。

均衡的攝取各種天然新鮮的低加工食物,足以維持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只可惜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的進步,食物的加工程度、精緻度及現代農畜業的變化,使得人類每天所攝取的食物中,所存在的維他命劑量,越來越不足,尤其外食及速食業的發展,使得食物中的維他命被大量破壞。

維他命的種類眾多,簡單的可區分為脂溶性的維他命A、D、E、K及水溶性的B群及C,其中水溶性的維他命B群是一個大家族,包括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9(葉酸)B12及經常被歸在其中的膽鹼(choline)....,脂溶性維他命在人體的代謝時間較長,因此人體發生缺乏的機率比水溶性維他命為低,人體所需要的維他命劑量並不高,只要達到基本的需求劑量,維他命缺乏問題就不會發生,營養醫學界早已明確的定義人體對每種維他命的需求劑量為「每日營養素攝取建議量─RDA」,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發生維他命缺乏問題也越來越不常見,倒是因為食物過渡精緻而造成的營養不均衡,時有所見。

部分高劑量的維他命,對於疾病的預防有著更進一層的意義

在自然健康觀念中,補充維他命已越來越不被認為只是在補其不足,因為部分維他命,當攝取量等於人體基本需求量RDA和超過數倍以上時,在人體內會扮演著不一樣的角色,尤其是水溶性維他命,例如維他命B9(葉酸),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取量在200-400微克(mcg)時,就已不虞匱乏,然而臨床研究發現,每天補充800-1000毫克的葉酸,能夠降低體內同半胱胺酸的濃度,而同半胱胺酸與血膽固醇在動脈硬化疾病上,扮演著相當的角色,補充超過人體基本需求的葉酸、維他命B6等B群營養素,能夠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高劑量的葉酸能提高人體的抗壓性,有助於憂鬱及焦慮症的治療。

服用數倍於基本營養建議量(RDA)的維他命B3-菸鹼酸(niacin)時,具有降血脂的功能,不過高劑量的菸鹼酸會造成末稍血管擴張,部分服用者會有類似過敏似的皮膚熱癢不適的副作用,此種副作用會在服用後的1-2小時後消失,個人體質及服用劑量會影響此副作用的強弱,隨餐或降低服用劑量都會使得這些不適症降低,菸鹼酸轉化為菸鹼醯胺後,其本身維他命的生化角色並不會改變,然而不再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同時高劑量服用後,不會再出現血管擴張、皮膚紅疹或熱癢的感覺,許多綜合維他命維生素B群會以此種形式來取代帶酸根的維他命B3。

幾乎所有的水溶性維他命在數倍於每日基本營養建議量時,都會扮演著類似藥物的自然療法角色,例如高劑量的維他命C可以降低心導管或心臟手術後的心房震顫的發生率,維他命E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維生素B6能夠改善腕隧道症候群、維生素B12能夠改善神經痛、B6能夠緩解害喜的不適.....等等。

不當或過量的補充維他命則可能威脅人體健康

補充維他命不是像在吃補一樣,有病治病、無病養生,人體所需要的維他命劑量並不高,長期過量服用健康需求不必要的維他命,不只對健康不會加分,還可能造成負面作用,尤其是脂溶性的維他命,例如,超過RDA劑量的維他命A幾乎對人體沒有任何正面意義,儘管過去曾有研究顯示,高劑量維他命A可能對於某些癌症的治療有所幫助,然而這畢竟只是針對非常少數特定的癌症患者族群,超出基本需求量的維他命A會累積在肝臟中,如果數倍RDA劑量的維他命A則具有肝毒性,造成慢性或急性不可逆的肝發炎,甚至是肝衰竭,天然魚肝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及D,曾有漁民捕獲深海中的大魚後,當場就將魚肝在船上烹調分享,結果因為食用量過高,造成維他命A的中毒而暴斃的案例。

除了維他命A以外,維他命D也有過量中毒之虞,尤其對於兒童而言,單日劑量超過1800IU,就會造成中毒問題,一般兒童綜合維他命的單日劑量都含有400IU的維他命D,如果兒童把香甜可口的維他命嚼錠當糖果吃,很有可能造成維他命D的中毒問題,維他命D除了在綜合維他命中,還可能被添加在奶粉、鈣片中,因此平時有補充維他命製劑及鈣片的兒童或成人,都應該留意是否有維他命D攝取過量之虞。

維他命K關係著凝血功能的正常,過多的維他命K可能影響凝血機制,不過維他命K的口服吸收率並不高,同時一般人只要攝取蔬菜都不容易出現維他命K不足的問題,市面上幾乎沒有特別強調維他命K的補充劑,單方的維他命K補充劑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列屬於藥品管理,不宜任意補充。

維他命B群CE是安全性較高的一群維他命,數倍於RDA劑量服用時,往往有額外正面的健康助益,不過高劑量攝取時,並不是絕對安全且必要的,過去醫學界認為,20-50倍於RDA的維他命E,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維他命E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中和油脂中的自由基,許多長達3年以上,每天攝取高達1000IU,相當於55倍RDA的維他命E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維他命E">維他命E不只安全且對人體健康有著正面的意義,同時,許多的研究實驗也顯示,每天400IU的維他命E,就能夠達到最佳的健康保養效果,不過這樣的建議卻不見得適合所有的人,2004年中的幾項針對心衰竭及其他較為嚴重心臟病患者所做的統計發現,每天補充400IU以上的維他命E,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長度並沒有意義,對於有心衰竭的患者則更不適當,不過每天400IU的維他命E卻能夠明顯的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對於氣喘過敏體質的改善也有幫助。

高劑量服用維他命C的爭議性則更大,過去認為維他命C是水溶性的營養素,因此服用再多也都能排出體外,加上有些醫師主張高劑量維他命C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及降低感冒的發生率,然而在許多研究對象及條件不一樣的臨床研究報告結果,似乎無法完全肯定這樣的說法。維他命C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更具爭議性,有些針對吸煙者的調查顯示,每天超過500毫克的維他命C,似乎反而不利於吸煙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然而,針對不一樣的心臟病類型、族群...,每天超過1000毫克以上的維他命C卻可能有其他正面的意義....,這樣的結果,可能讓許多注重養生的人,看得一頭霧水,不知怎麼吃才真能有益健康?

攝取數倍於RDA的維生素B群,雖然是目前爭議比較少的,不過人體能夠吸收的維生素B群是有限的,長期、非常高劑量的服用維生素B群(如B-100),會不會反而造成腎臟的負荷度上升,雖然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報告有這樣的說法,不過就以過量水溶性維他命必須藉由尿液排除體外的觀念,似乎也應考慮腎臟的負荷性,尤其是腎功能本來就有問題的病患。

怎樣補充維他命能剛好滿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其實,維他命的需求並非人人相同,怎樣補充最能替自己的健康加分,首先應該先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沒有特殊的健康需求?是不是長期外食者?有沒有偏食的問題?有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是不是處於高精神壓力的生活模式?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

攝取維他命的方式,簡單的說起來,有以下幾種建議方式:

  1. 完全來自平時的自然飲食─如果你是一個身體健康、完全不偏食,又能夠親自打理自己飲食內容,本身非常瞭解哪些食物中含有哪些維他命成分,每天至少攝取兩分水果、三分青菜(生熟各半)、5-7分的蛋白質(葷素各半)、低精緻度的澱粉類食物(如糙米飯、全麥麵包....)...,同時又有適度曬太陽的機會,以自然的獲得維生素D,那麼維他命補充劑對你來說,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2. 補充相當於RDA劑量的維他命補充劑─如果你是一個身心沒有特殊健康問題,沒有抽煙喝酒習慣,年齡在30歲以下,但因為工作生活模式的關係,可能經常需要外食,或飲食有些偏好問題,自覺營養可能會有稍微的不均衡狀況,每天補充一粒相當於RDA劑量的維他命補充劑,對你來說就是剛剛好了。

  3. 選擇強化維他命B群的補充劑─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失眠、焦慮問題的人口數也大幅提高,維他命B群能夠提高人體身心的抗壓性,如果平日又以外食居多,飲食有所偏好,則應選擇含2-10倍於RDA維他命B群劑量的「綜合維他命」,如果沒有偏食問題者,則可選擇只含2-10倍RDA劑量的「維生素B群補充劑」,例如除了葉酸以外,每種B群都是50毫克或微克的B50產品,不過葉酸對於神經系統的健康幫助很大,最好含量在800微克以上,如果每日水果的攝取量少於兩份者,則需要額外補充100-300毫克的維他命C補充劑。

  4. 按照本身特殊的健康狀況來選擇特定的維他命製劑─屬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險群、糖尿病患者、憂鬱焦慮或燥鬱患者、神經受傷或是體質性的維他命吸收障礙患者(如惡性貧血、巨球性貧血症...)、某些癌症的高危險群、骨質酥鬆症、更年期、脂肪肝等,選擇補充強化維他命B群製劑,再配合自己的需求,如骨質酥鬆症患者可以額外補充含維他命D3的鈣補片,前列腺肥大的中老年族群,可再額外補充200-400IU的維他命E....

  5. 特殊族群應補充特定的維他命補充劑─兒童、孕婦及授乳期婦女,因為所需的維他命劑量特別,服用一般的綜合維他命並不適合,例如孕婦需要加強葉酸的劑量,但應盡量避免補充額外的維他命A,而以維他命A前質的貝他胡蘿蔔素代替,另外,孕婦對於大部分的維他命的需求量也會比一般人稍高,因此最好能選擇孕婦專用維他命;兒童則因為體重比例,對於大部分維他命的需求劑量會較低,然而對於發育所需的維生素D則反而比較高,然而過量卻又會造成中毒問題,因此針對兒童配方的維他命補充劑才能給健康帶來正面的意義,不過一歲以下的幼兒,除非有特殊先天營養素吸收障礙,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維他命製劑,有醫學研究統計發現,給一歲以下的幼兒補充維他命製劑,反而會提高過敏症的發生率,不過兩歲以上就沒有此問題了,如果此時寶寶有偏食或食量偏少,或生長曲線偏低的狀況,則可選擇補充兒童專用的維他命製劑。

把握好以上的幾個補充維他命的基本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理狀況,不多不少的維他命種類及劑量組合,自然能夠讓維他命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作者:陳思廷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食品營養碩士,美國營養師學會會員,美國生活形態學會(AALC)體重控制顧問 、美國順勢療法學會會員、加拿大健康食品協會會員、加拿大自然醫藥學院及健康食品協會認證之健康食品指導顧問(Certified Natural Products Advisor),目前為長春月刊、OHAYO早安元氣生活網、維特益健康網、亞洲醫療網、聯合報等之健康專欄作者,著有:保健食品總體檢(台視文化)、輕鬆瘦身十公斤(台視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