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

 止水拥云 2016-04-09
农民朋友在水稻浸种催芽的关键时节,总有部分农户因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种子出芽不好、种子发酸、臭酒、发粘等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农民朋友掌握水稻浸种催芽关键技术,总结几点如下:
1
浸种

播前晒种

浸种前一周选择在晴天中午晒种6-8小时,这样不仅可以杀菌消毒,促进后熟;而且能够增强种子通透性和吸胀能力,提升酶活性及种子活力,从而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注:晒种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暴晒,防止晒伤稻种。


清水选种
要求清水选种,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选用饱满的稻种,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

活水浸种
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种、夜晚捞出摊开,浸种时先将种子在流动清水中浸6-8个小时(无流动清水的地方必须每隔4-6小时换水一次)。

2
催芽

用双层、无病、湿润麻袋或比较通气的编织袋催芽,四周可用无病稻草封好保温。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泼点温水,温度要提高,经20小时左右,谷种即可露白破胸。


3
炼芽

播种前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小时,以适应自然环境的温湿条件,提高成苗率。
注:春播种子要进行催芽至破胸露白;夏播种子,方法较为简单,因为日最高气温已升至25°以上,通过常温日浸夜露的办法(“三浸三露”)即可以自然破胸露白,露白后即行播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