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床顺序逐个数(一)

 YUEDONGKE 2016-04-09



 排便、刷牙洗脸、喝水、吃早餐这几个步骤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起床后的“定式”。然而,这样的起床顺序是否真的符合养生原则呢?为此,记者特地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从本周开始,一连三期与大家一起探讨正确的起床顺序。
指导专家

黄汉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先排便还是先喝水?


  不少人都有早上被便意“憋醒”的经历,每当面对这种情况,大家通常都会选择先排便,以免“憋坏”身体。但有人认为,起床后先喝水可及时补充睡眠时人体流失的水分,缓解生理性缺水,同时能清醒大脑,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到底,哪一种做法才是正确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指出,晨起小便后再饮水符合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正确的做法。这是因为水分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而喝水并不能马上就能将水分吸收到血液中,补充人体夜间丢失的水分。


  另外,小便时腹肌的收缩能协助排便,对肠管的蠕动有一定的刺激和帮助。而且小便后人会感觉轻松,心情也较舒畅,此时饮水,水能更好地通过胃部到达小肠,更利于吸收水分。所以,老人在起床后还是应该先排便再喝水。


晨起排尿太快
小心排尿性晕厥



  黄汉超提醒,老人在晨起后的第一次排尿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容易引起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的主要机理是膀胱排空过快导致腹压下降,引起体内血液一过性重分布以及植物神经调节紊乱。


  一方面,用力排尿会增高胸腔压力,使回心血量减少;另一方面,膀胱排空过快,腹压会随之骤降,使迷走神经受刺激,空腔脏器平滑肌血管扩张,导致更多的血液滞留在腹部,引致一过性大脑缺血,可出现晕厥。这种症状更常见于老年男性,因为男性尿道较长,用力排尿对迷走神经的刺激更加明显。



坐位排尿更安全


  黄汉超告诉记者,对于健康的青年男性,站位排尿时腹压更大,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排尿过程,并且尿道感染机率较少,相对较为安全。但对于体质虚弱,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来说,还是建议采用坐位排尿。


  “之所以不建议采用蹲位排尿,是因为老人下蹲时回心血量会减少,加之排尿时用力导致胸腔压力增大,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黄汉超说,“由于老年血管弹性欠佳,便后立即站立,血液不容易供应上脑部,很容易诱发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而坐位时人相对比较舒适,回心血量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建议老人晨起时尽量采用坐位姿势来排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